在写作中追寻诗和远方
于我而言,写作是一股力量,虽然看不见,但一直都在滋润着我成长。
每天按时坐在电脑前,那些看过的书、写过的字、奋斗过的梦想,以及在努力过程中失败,或者成事的点点滴滴,都在无声的润泽着我;这些美好的素材储备在身体里,像一朵花儿一样,慢慢地在生活与工作中绽放出来,升华自己的人格魅力,丰盈心灵和格局......。我想这就是不一样的写作人生吧。
写作确实改变了自己。
一是觉得生活充实了。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或者工作量不饱满的时候,就容易关注对自己毫无益处且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刷手机,观剧;比如聊八卦,空谈人生或者闲逛马路等,以此打发空余时间。
自从习惯了阅读,写作,总觉得自己的时间很有规律。人生规划也由此打开。什么点作什么事,不挤占,不荒废,不急不徐,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有该完成的计划。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个小确幸将临:投稿过了,小文获赞了,大一点的就是某刊物登载了。虽然偶尔,难得一次,但也是自己坚持,努力付出的结果。当然是写作带来的内心欢喜,万分珍惜了!
二是不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了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每天安排满满的生活内容,全身心投入到每一个时间节点。似乎没有多余时间关心别人的眼光和议论。
专注当下似乎已成为了自己的习惯。当我读完了一本名著,学习笔记也跟着丰富起来,名段,名句,感慨和重点,都作了标记,写作内容也新增了不少,关键是学习了作者写人,叙事的描述手法。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借鉴。此刻的心情真是满足而欣喜的,深埋在写作的世界里,哪里还由闲情顾及旁人的眼光和评论呢!
杨绛先生这句话挺受用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过去,常因别人的一句话琢磨很久:什么意思,什么口气,为什么要这样说等等。弄得茶饭不思,寝食难安。其实,这是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活在当下,把自己的生活,学习调理好,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越发掘,就越有潜力,越有价值。
现实生活说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理解不同,对人生的看法也截然不同。
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
即便你做得再好,也有人不喜欢你。就像村上春树所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
三是习得了阅读,写作的技巧
写作可以让自己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从而提高自己的行为质量。同时,写作时需要大量输入的过程,因此,写作者会比一般人更敏感地扑捉到直接、定向的信息,这些信息会让写作人通过写作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写作,有机会连接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每一次链接,都意味着一个新的机会。
“费曼学习法”说的是:只有当一个人能把书中的知识,通过写作,传授给别人,才算真正学会并掌握了这些知识。
这句话,说明了写作,可以把书中获取的知识分享给别人。思考如何使用书中的知识,去践行,去传播。
我时常有这样的焦虑,一旦拿起笔,就抓耳挠腮,没有灵感,问自己,该如何开启自己的写作之路呢?
首先,我知道很多时候写不出东西是因为脑子里没有货,没有可输出的东西。这时不能只坐着冥思苦想,而要找到途径去进货。比如从书里进货,从前辈处进货,从现实生活中进货。货源充足了,写起东西来自然就顺畅了,也更容易写出一篇有价值的好文章。
其次,还要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方向。自己的长项,也叫定向的内容,才能让自己不断输出有价值的文章。在阅读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意识地确定自己的兴趣领域,可以试着在在这个领域里持续输出。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更好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别人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给读者提供足够多的好文章,得到他们的持续关注,支持,就能在细分领域中写出成绩。
其实,人类活着,不仅为了生存,还要生活;不仅要衣食无忧,还要内心丰富;不仅为了应付现实,还要追求诗和远方。
我想,阅读,写作的意义,真的不只在于挣了多少钱,有了多少权,得到多少荣华富贵,而是当自己努力之后,才有机会不拘泥于方寸之地,不用只过着毫无新意、一眼望到头、没有任何期待的日子。而会拥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会有底气和实力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类活着,不仅为了生存,还要生活;不仅要衣食无忧,还要内心丰富;不仅为了应付现实,还要追求诗和远方。努力学习写作。与更多的人一起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