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邑之战,李渊二子李世民李建成定计,铸就挺进关东定鼎长安之基
617年,李渊派遣出使突厥的使者迟迟未归。军中士兵们传言:“突厥即将与刘武周联合起来,攻打太原。”士兵们为什么会传言突厥将与刘武周联合攻打向突厥俯首称臣的李渊呢?
617年7月5日,李渊领军从晋阳南下,行军数日,抵达山西贾胡堡,此地距离霍邑五十余里。霍邑是大军南下的必经之路,此地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隋代王杨侑听闻李渊带兵南下之后,立即派遣虎牙郎将宋老生领着两万精兵镇守此地,与隋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互相配合,阻击李渊。
7月14日,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不可行军,李渊只得下令士兵就地修整,另外派遣老弱之兵回太原补运粮饷。
7月18日,突厥始毕可汗派来帮助李渊的先遣部队已经抵达贾胡堡,并带来后面的数百骑兵也已经上路,即将到达的消息。
7月20日,瓦岗军领袖李密派遣使者,请求与李渊联合,此时的李密已经尽有黄河以南,江淮以北,拥兵数十万。李渊为了使李密能够专心经略中原,牵扯住东都隋军,于是在回信中语气极其卑微的吹捧推崇李密。李密得到书信之后非常高兴,于是就将注意力转向了隋军与王世充,鹬蚌相争,使得李渊这个渔翁得利。
秋雨连绵不绝,被李渊派往突厥出使的刘文静迟迟未归,而突厥的后续增援部队也不见踪影。李渊的军中开始流传出突厥想要与刘武周联合一起南下偷袭太原的传言。
见此情况,有人给李渊提建议:“不如归去,日后再图大计。此时宋老生与屈突通互相照应,短时间难以拿下霍邑。又有突厥与刘武周勾结图谋太原,军中士兵的家属们都在太原。太原失守,军心必定动摇。”
李渊被此人的建议动摇了决心,派遣了部分士兵先行北归。但是这部分士兵刚刚起行,李渊心中又生疑虑,他问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应该作何打算,李建成与李世民纷纷劝说他:刘武周虽系占据汾阳宫,乃守户之犬耳,无心扩张。
突厥贪图钱财,即使与刘武周联合,也会互相猜忌,必定不会进攻太原。宋老生无谋无断,必败无疑。而且如今,粮食大丰收了,筹得军粮难度极低,优势在我。既然已经起兵,就理应一鼓作气,拿下关中,定鼎长安。岂能被小小的贼寇所阻挠而班师呢?而且如果我们撤退,敌方在后袭击,大难就将临头了。
并且李建成,李世民立下军令状:雨一停就进攻,如果不能拿下霍邑,就以死谢罪。李渊听后立即命令已经出发的士兵们返回。
8月1日,大雨停了,李渊命令士兵们晾晒铠甲兵器,准备作战。
8月3日,大军挺进霍邑。很快,李渊带着数百名骑兵到达霍邑城东五六里处。为了引诱宋老生出城,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各领着数十人查看地形,自己又带着十余队骑兵,从霍邑东南向西南移动,时不时停下来,指手画脚一番,让宋老生以为自己要在这里布置攻城工事,又派人催促大军加速前进。
宋老生看到李渊在霍邑城周围指手画脚,又看到后续的大军加速前进。以为李渊要布置攻城工事开始攻城。
于是,宋老生立即带领着两万多的守城士兵,从南门和东门两路冲出,打算阻止他们建造工事。
李渊为了进一步的把宋老生调离城池,又命令李建成带着士兵列阵。等到宋老生靠近,立即调转马头撤退。
宋老生兴奋的以为李渊怕了,领兵紧紧的跟随着。
李渊与后续大军汇合,立即发动进攻,神隐在一旁的李世民又带领部队攻击宋老生的背后。隋军被前后夹击,激烈交战。过了一会,李渊派人大喊:已经斩杀宋老生。隋军士兵信以为真,立即溃散,裹挟着宋老生向霍邑逃去。
但此时,霍邑的南门与东门已经被李世民占领。隋军无法进城,宋老生也被晋阳军头卢君谔趁乱斩杀,3万霍邑守军四散而逃。
霍邑之战仅仅持续了一个时辰,但却为李渊挺进关东,定鼎长安成功的奠定了基础。
各位看官觉得,如果当时李渊真的领兵回到太原,那么还会有以后的大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