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事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推荐社区好文(活动暂停)

乡村记忆——脱坯打墙

2024-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暄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豫北一带农村的房子,可不是白墙青瓦,抑或蓝砖红瓦。那时候盖房子,多是就地取材式的打土墙。打土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泥土砌墙,一种是用土坯垒墙。     

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叫“脱坯打墙 活见阎王”,是来形容脱坯(将粘土放在模具里制成长方形土块)和打墙(用土坯垒墙或用泥土砌墙)这两种体力劳动非常辛苦且繁重。

“脱坯”,需要将大量的粘土放在模具中,形成一个个大约三十多斤重的土块,然后用这些土块来建造房屋。

“打墙”则是将这些土坯一块一块地垒起来,或者直接将和好的泥,一锨一锨地的上砌起来,构成墙壁。由于这种打墙的活儿,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常常会让人感到筋疲力尽,有人会因为过度劳作而像见了阎王一样。所以这种活儿才被称为“脱坯打墙,活见阎王”。

自我记事以来,上世纪六十年代俺家盖的两座房子都是土墙。盖房子时,先打好地基,用砖垒七八层高以后,再上面就开始用泥土打墙。打墙前要备足适合打墙的连花土,接着就是挑水阴土,然后和泥。和泥时先撒上场里轧碎的麦秸,用三齿镢翻腾均匀,泥土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和成泥碎子。打墙时,一人用小铁叉往上扔泥,一人站在墙上,一手收泥,一手拿块小木板拍打。然后用铁铲把墙两面的毛茬剐整齐。第一层七八十公分高,打好晒干后,再打第二层,第二层晒干了再打第三层,第三层晒干了再打第四层,四层三四米高后,即可上梁檩钉椽封顶了。如果泥和得稀了,新打的墙容易坍倒歪掉,歪倒了还得重新再打。如果太干了,上下层之间就不容易充分沾合。打墙这种玩泥的活,无论用铁叉扔泥,还是在墙上垛泥,都不轻松。平房的墙高三、四米,但瓦屋墙的加上山尖,一般高要五六米,向上扔泥打墙则更吃力,更困难。     

土坯垒墙,首先得脱坯,即泥坯,用木制坯模脱成。坯模长宽为50厘米×40厘米,厚8厘米,一块干透的泥坯三四十斤。脱坯前要备足用土、挑水阴透,再和泥,用铁锨翻匀,再用脚踏上几遍,需要两人用大铁锨端入坯模内。脱坯人蹲在地上,用手将泥向四角摊平,蘸水抹平上平面,再用一根破纺花钉子插进泥坯内顺着木框四周划一圈,双手将坯模两边的绳子慢慢向上提起,坯即脱出。脱坯人两三天脱三间屋墙的坯,莫说滩泥提模了,光让你蹲三天,你也受不了。   

脱坯、打墙多选在春季,干得快。最怕下雨,特别是连阴雨,否则坯淋瘫了,墙淋坍了,那就前功尽弃,还得重来,这些劳力还得再“见一次阎王”。     

过去每个村子周围都有几个大坑,都是村民不断盖房、长期挖土脱坯打墙形成的。

时光境迁。现在的乡村,都是红砖大瓦房,或者是水泥浇顶的两层三层楼房,早就没有了原来的土坯房。听说最近又兴起了更加简易的钢结构模块房。

土坯房就只能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