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有闲阶级论》3:为什么男人应该运动?
与运动有关的职业,在欧美一直被视为高级而荣耀的。这种传统也塑造了今天欧美的全民运动健身和竞技体育产业的繁荣。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运动的历史文化基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这大约与欧洲文明起源于狩猎和暴力掠夺,从古至今尚武文化一直延续有关。
比如古希腊奥运会的起源,带有明显军事烙印。当时,好战尚武的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休战条约,原本为准备兵源而进行的军事训练和体能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好的运动会。
人类学的研究已经证明,无论狩猎还是部族冲突,都需要身体强健的勇士来获取猎物或保卫部族。进入更开化的和平时期之后,这种尚武精神就演变成为对抗性的竞技体育。
比如足球这项运动,追求速度、控球精准度等等,这跟古代的围猎、两军对阵都如出一辙。
所以运动基因、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历史文化基因,就是战争。
那么,同样是充满战乱和王朝更迭的中国封建时代,为什么没有演化出类似奥运会这样的竞技体育呢?
这大约与中华文明较早就进化到顺应自然规律的农耕文明,中央王权在明清以来日益严厉的控制,以及崇尚礼法的社会秩序有关。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中国的尚武精神,可以说源远流长。中国也是世界上军事思想、操练与格斗技巧最丰富的一个历史文明大国,在民间更有深厚而多元的绿林侠义、武术、搏击。所以不能说中国男人并不好勇斗狠。
比如唐朝,李氏家族在太原起兵,战马上冲杀而得天下。后来唐代搞各种边疆征战,因此尚武精神在唐朝内外都占据主流价值观。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唐代帝王和大臣喜爱很多体育运动,把体育视为一种高级的消遣和爱好。比如击鞠(马球)、蹴鞠(足球)、拔河、摔跤、射猎、举重、击剑、游泳、围棋等。
其中马球最受宫廷贵族喜欢。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唐代宫廷之所以推崇这种已经罕见的复杂运动,实际上与当时极为重要的军事训练有关:马球赛设双球门,分两队飞马挥杖,对抗激烈,正是北方边境战事场景的模拟演练。学者们分析,马球运动从唐代延续至明代才逐渐失传,大约因为明代对马匹管理趋于严格,帝王和士大夫们也不再好这一口。
再看宋代,宫廷和民间竞技体育也挺兴盛。尤其是蹴鞠,从皇室、官吏到百姓都喜欢,几乎成了国球。《水浒传》里记述小混混高俅,就是因为蹴鞠踢得好,深得宋徽宗宠信,后来飞黄腾达掌管王朝兵马。
但军事操练、南拳北腿和运动健身,从元朝开始,不再是汉民族男人们的时尚活动,就是因为元朝对此开始控制。
运动比赛如何促进消费升级?
再来看欧洲,中世纪以来,从欧洲文明的演进历史中可以看到,各国连绵起伏的战事冲突,以及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全球探险和殖民掠夺,都是延续了欧洲的尚武精神,体育其实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认为,以统治阶层为代表,加上欧洲“有闲阶级”的推动,荣誉观念、竞赛倾向以及足够的财力支持,都有效地鼓励了各种比赛、运动在欧洲的持续发展,也刺激了消费的升级。
特别是需要昂贵成本支撑和专业人士打理的贵族运动,比如赛马,在欧洲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成为“有闲阶级”最喜欢从事并炫耀的高级活动,为此他们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于是,专门从事各项运动,特别是成本昂贵的贵族运动的人,就享有很高的社会荣誉。
即使是不直接参与竞技体育比赛的“有闲阶级”,也乐于花大量时间和金钱,有系统地进行锻炼,这也是一种消费升级。
当然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是在欧洲漫长的封建时代,贵族子弟要随时准备提刀上马,亲赴战场参与残酷的打斗。没有强健的体魄,他们守不住自己的领地,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对这些“有闲阶级”男子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为生计而忙于日常体力劳动,所以平常强身健体,参与竞技体育,配合军事训练,就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他们不差钱、不差时间的标志。
而为了兼顾运动健身与军事训练的趣味性,最古老、也最费时间和金钱的打猎活动,在“有闲阶级”男人们之间极为流行。
这不仅需要有强健的体魄、精湛的技巧,更需要有优质的刀枪,上等的骏马、猎狗,以及足够大的专用狩猎场。这一切背后,都需要足够有闲和足够有钱来支撑,适合作为“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
几乎所有延续尚武精神的体育活动,最终只有演变成某种形式的比赛,才会真正吸引“有闲阶级”男子们趋之若鹜。
对此,作者在书中总结说:“无目的的体育运动被视为是乏味的、讨厌的,让人无法忍受。”于是各种户外活动、竞技体育就成为“有闲阶级”最喜欢的带有娱乐性质的群体活动。这也为后来各种竞技体育赛事,打下了群众基础。
甚至在贵族阶层云集的顶级学府,为了培养社会精英,也会有意识地组织带有对抗性质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
比如在英国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之间,延续数百年的赛艇运动,就极具仪式感、荣誉性,同时也极为强调个人体能、技巧,也强调依靠团队协作、互助和意志训练。今年你们赢了,明年我们再来,上次在你们大学的河道里,下次请到我们校园的河道来。总之,它既是竞技也是一种高级的“凡尔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在欧美国家,民众对竞技体育赛事的参与度极高。
中国未来的运动产业消费会升级还是降级?
不过,作者也注意到东方,比如中国男人对体育的态度有所不同。
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1993年,我刚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不久,一位同事写了篇报道,说的是那两年夏天,中日两国青少年在内蒙古草原一个探险夏令营的表现反差,日本孩子坚韧顽强,体力耐力和团队协作,都超过中国孩子。记者忧心忡忡地追问:谁让中国新一代如此脆弱?
那时没有互联网,但这个报道很快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关注: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家庭对孩子普遍娇生惯养,女孩当公主养,男孩当女孩养,新一代孩子吃不了苦,体力和意志力都堪忧。
其实,不应该苛求孩子们,因为不少中国人对体力劳动和运动健身长期漠视。相对于日本和欧美国家,中国人对运动健身和竞技体育缺乏普遍热爱。那么中国男人能否在新时代改变惯性思维,爱上运动健身,实现消费升级呢?我认为肯定会的。
因为竞技团体运动项目对体能、技巧和协作要求都非常高,最有利于提升参与者的体格,训练他们的男子汉气概,并促使他们在性格上变得进取、坚韧并始终充满斗志。
同时,这也是外界观察一个社会或经济体的不同视角,判断其是否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一个参考。比如主要社会成员,特别是男性精英,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积极?是乐于参与运动与对抗,还是普遍安于生活的享乐?如果没有体育精神作支撑,会不会变得更加算计和狡诈等等。
所以,运动虽然起源于尚武精神的和平竞赛,融合了“有闲阶级”在时间、体力、财力、荣誉、团体等方面的炫耀性因素,但它代表着消费升级,成为精英阶级男性最好的体能、技巧与意志训练,也有利于带动整个社会更趋向积极进取和争强好胜。
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尤其对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当下中国而言,运动是非常值得倡导的群体性活动,对于中国男性尤其如此。
小结
1.在人类早期,身体强健的勇士获取猎物或保卫部族,都是荣耀的事。这种尚武精神之后演变成更有趣味,但不乏对抗性的竞技体育。
2.在欧洲“有闲阶级”主流价值观推动下,他们的荣誉观念、竞赛倾向和财力支持,鼓励了各种比赛、运动的发展,也刺激了消费升级。
3.运动成为男性体能、技巧与意志训练的最佳途径,也有利于带动运动产业的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