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面包屋小影评~每天写1000字

心迷宫:棺不入土,罪难掩藏

2018-10-21  本文已影响3人  夜听面包屋

今天向大家推荐一部低成本零阵容高质量国产悬疑剧。

《心迷宫》。

影片成本仅170万元,还不及一部商业大片剧组吃盒饭的钱。加上影片排映场次极低,首映两天累计票房仅270万元左右。但自上映以来,它口碑好到惊人,堪称电影圈最大的惊喜之作。叫好却不叫座。

心迷宫:棺不入土,罪难掩藏

它根据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河南某农村的真实故事改编。

就在这个极其普通的山洼里的村庄中,因为一具烧焦的尸体,村民们相继参与到一场黑色闹剧中。它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每个参与其中的村民都希望借助这具“尸体”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私念,却又因为意想不到的变故,他们纷纷被捆绑在耻辱架上,面对不堪的自己。

所以剧中的故事只是支离破碎的布景,寓言中的人物才是被观众窥视的对象。每一次打破故事的进程,重新加入其它人物,就是要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每个人在突如其来的遭难后,如何选择前路,如何忏悔罪愆。

电影对人性善恶天平的把控尤其出色,从开场就出现了人物在一念之间的犹豫和焦灼,心魔乱舞,几经挣扎。

一个想要挣脱父权控制的青年,在一次争执中失手杀死了同村的痞子,被迫逃亡。他没有想过会用这样的方式逃离安逸的生活,离开之际却发现宿命早已将他和专制的父亲紧紧连接在一起,走或留他都将失去一切。

一个行为正直严格自律的老村长,精心设计着自己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一生忠诚于信仰的他,却在本性面前轻易地低下了头;一个污点掉落在命运蓝图上,他竭力去擦掉污迹,却剥开了一个黑洞,深陷其中。

一个在外面欠着一屁股债的二流子,拜佛时却慷慨地掏出裤兜里仅剩的一些纸币,投进功德箱,然后点着三根香,双手合十祈愿。而等待他的却是死亡。被两次误认,最终被亲兄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抛弃在山上的棺材中,就像是一个上天用来做一次人性测验的祭祀品。

他们就像是导演耐心微妙切开的一道道被生活表象所遮掩的伤口,让观众瞧见了真相外的荒诞现实。

每个人在人生这个复杂多变蜿蜒曲折的迷宫中,不知该如何通向终点,顺势麻木地越绕越远,越走越偏,人性在作祟,命运在捉弄,最终迷失了自我和方向,只能寄希望于烟雾缭绕的烧香拜佛和神灵保佑。

人们跪在神像前祷告默念,似乎在与神达成某种隐秘交易。

为心安、为欲念、为求不得,为人世中一个又一个难解的谜题,人们把希望寄托于神明。

他们不再只是匍匐在地的孩子,神明也不再是最后的皈依。

更像是用于交易的彼此。

人们虔诚如斯,畏惧如斯。口中念念有词,磕头如捣蒜。其实,不过是收起了明刀明枪,企图在暗地里借神明之力保自己一生无虞。

但是,手中的卦签从来就不能带来时来运转的神通。

最终,荒诞覆盖着荒诞,无常折叠着无常,情绪压抑到极致。父子二人在他棺材前愕然相遇时,这种因为罪责、逃避、遮掩和耻辱混合成的无语相对,彻底构成了一座心迷宫。

说起来,故事本身透露出来的荒诞感、冰冷的宿命感和黑土地般的厚重感,不像我们惯常意义上的商业电影,那些商业电影中的死亡都是诡异的动机、强烈的仪式感和巨大的阴谋背景。而《心迷宫》中所呈现的死亡,灰暗而沉闷,充满随机性,生死一瞬,无征无兆。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命运。生死有命,不过就是如此。但是,这命案本身却成为了催化剂,发酵了所有我们已知的、漂浮在生活表面和沉淀在现实涂层以下的人性的本质。

相比之下,那些美好的口号更像一个冠冕堂皇的幌子,是欲望的黑暗河流上漂流的花灯。社会不停地在号召,我们永远在追求,永远在与自我对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可是谁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也会被欲念攫取。

我们一生游走在深渊边缘,而深渊下的黑暗,却无时不在悄然等候。

总有人会在四周黑漆如墨的混沌中,纵身一跃,呼吸粗重,而或许这又将是新轮回的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