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记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坚持做什么VS坚持不做什么20181121

2018-11-20  本文已影响9人  韩璐_hanlu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打卡来。我也是朋友圈打卡的人中一员,坚持英语阅读,打卡80天,可以获得退还学费的待遇,课程还可以在两年内无限量回放。粗略统计了一下,朋友圈里打卡学英语、读书和锻炼的人数最多,其他的就算是小众了,比如说坚持早起。

社会心理学中讲到的社会促进效应中有一个是观众效应,说的是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每天在朋友圈打卡,除了商家抛出的利益诱惑之外,这种观众效应也是促进坚持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促进效应中还有一个效应叫作结伴效应,是说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如果大家一起做某件事,会更容易做得好,就像我们这期研修生一起写日记一样,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半,但没有人掉队,也得益于结伴而行。

为朋友们的坚持而高兴,但我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坚持做某件事,而几乎没有人打卡坚持不做某事,比如那些宣称戒烟的朋友,那些因为身体原因发誓不再喝酒的人,最多的是天天吵着减肥控制饮食的朋友,还有那些明知唠叨无效决心闭嘴的妈妈们,他们从来没出现在打卡的队伍中。

坚持做一件事不容易,坚持不做一件事可能更难。坚持做的事,往往都是人们认为好的事情,容易得到他人的赞许,得到赞许更会激励此种行为,这是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强化理论。

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他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打卡到朋友圈坚持做某事,得到朋友的认同而继续坚持下去,是正强化的结果。

显然,坚持不做某事不能通过正强化的方式进行,但我们或许可以探讨是否能通过负强化的方式去降低做某事的频率。按照斯金纳的理论,如果一个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持续受到惩罚,比如说一个吸烟的人每天都会因此被罚款100元,某一天他坚持没有吸烟,这被罚的100元就留在了自己手中,那么,他极有可能第二天还会坚持不吸烟,这就是负强化,仅从行为疗法角度是可以实现对某个坏习惯的戒断的。问题是,某个坏习惯的形成原因往往非常复杂,它可能是在满足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需要,因此,戒断行为无法仅从行为疗法上去探讨。

有话说,一个人的心灵是否自由,不仅仅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虽然以上写的都是把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对立起来的,但其实还是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做这件事就等同于不做另一件事,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