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

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那是因为你缺乏精准搜索的能力

2019-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帽帽的小宣园

写报告,论文,文章苦于找不到材料。搜索材料只会用百度输入关键词,可先出来的却是广告。 毕业季了同学们苦于如何寻找和使用毕业论文的材料。这本《怎么样玩转信息:研究方向指南》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这本书以有趣的漫画加每章最后配以练习题,引导读者更加精准的搜集和使用信息。帮助我们成为智慧的使信息用者。

图书封面

本书的两位文字作者马特·厄普森教授和C·迈克尔·豪尔都对图书馆的使用和管理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本书从图书馆、数据库、搜索引擎等各种搜索途径是如何编目,整理信息的角度,陈述信息该如何搜索。知道信息是怎么被整理的,就能够明白为何要这般搜索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我们平常是如何对一件事情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形成一篇论文的呢。

基本可以按照:主题分解——信息搜索——信息评估——信息使用这4个步骤开始一个问题的研究。

研究流程图

一、分解主题

我们拿到一个选题的时候,会立马就去搜索,可是搜索出来的东西太多,可能大部分都不是我们需要的。比如我们要研究“硫铁矿的成因”这个范围太宽泛了,可以改成“某地区的硫铁矿成因成因分析”这个地区要框定在某个行政区域的某个项目才好。地质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某个矿床下面的情况,就需要不同程度的勘查才能定论。所以需要找到关于这个矿床的相关论文。

首先搜索前人在这个矿床上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我们当前的阶段要做什么。 如果只搜索“硫铁矿”我们可能搜到的东西太多了,因为搜索引擎上凡是包含这三个字的文章都会被搜索出来,先映入眼帘的还都是广告。我们需要更精确的关键词或者关键词组合才能够定位到自己要的信息。

二、搜索信息

我们日常最喜欢用的就是百度搜索、360搜索等各搜索引擎搜索信息。但这样的搜索对我们来说无异于大海捞针,非常容易令我们迷失在一些弹出来的信息里,而忘记我们原本想上网干嘛来的。

1、关键词搜索

我们需要知道,搜索引擎是如何搜集内容。搜索引擎派出爬虫,去各大公开网站抓取拥有关键词的文章,给用户。所以只要是文章里出现过的搜索关键词,都会被搜索引擎抓取到。当我们不知道我们找的信息,有什么专门的网站的时候,搜索引擎非常有用。会引导我们搜索到一下有用的信息。比如搜索“某地区硫铁矿成因分析”,会出来很多别的网站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般公开的学术性论文,我们可以在知网上找到,但是知网要下载论文的是话是要付费的。那么我们需要去哪里找资源呢,不要忘记,还有暗网,还有图书馆。

暗网主要指付费网站或者要密码的网站,这些网站在设计的时候会把网络爬虫挡在门外。

2、高级搜索

网络搜索除了普通的直接输入关键词,还有高级搜索。不过要先找到“高级搜索”的入口。以百度搜索为例,直接搜索“高级搜索”,可以找到“高级搜索”入口。下图是百度搜索的高级搜索窗口。

百度高级搜索窗口

高级搜索用的是布尔运算符。布尔运算符是一种高级搜索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对关键词的组合。把不同的词语做不同的组合,其搜索范围会不同。

  1. AND:缩小。包含以下全部的关键词,得到一个缩小的范围。
  2. OR:扩大。包含以下任意一个关键词,得到一个扩大的范围。
  3. NOT:缩小。不包括以下关键词,把某个或者几个关键词排除在外,得到一个缩小的范围。

高级搜索还可以把搜索范围,限制在某个特定范围:

“-”减号可以用来排除一个搜索词,林肯-汽车就是不会搜索到林肯汽车的信息;

“site:”是限定在某个网站内的搜索;

”“引号是用来定义某个词汇的。有的时候我们搜索一个关键词,系统并不会把这个词看成一个整体。例如“海盗船”很多时候会出现这篇文中出现过“海盗”或者“船”就会被推荐给我们。用引号就告诉系统,“海盗船”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词汇。

淹没在海量信息中无法自拔,那是因为你缺乏“精准搜索”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搜索可以作为研究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为在公开的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创作者。这意味着网络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经过验证的信息就被发布到网络上。我们在做研究报告的时候,并不能随便用这些信息。

**而专业的论文,比如行业期刊上的论文,要下载通常是需要付费的。所以我们需要知道一些别的信息收集的途径。 **除了从公开刊物,还有非公开的研究,可值得我们借鉴。公开刊物除了可以从知网或者行业内专门的网站获得。非公开研究就有一些别的途径了,比如专门的馆藏机构。像我们地质行业未公开出版的报告,只要是项目通过了评审一般都可以在专门的馆藏机构找到。在去馆藏机构找资料之前,还可以在相应的自然资源厅网站上查到,该行政区域内馆藏机构的资料名单。

我们在研究的时候,特别是专业性的报告的时候,需要从不同的途径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找到信息以后我们还得加以识别,才能够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研究上。

三、评估信息

我们如何挑选出优质的信息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呢。

本书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辨别原则:

1、查信息来源

不论是网络上的帖子、书籍、期刊我们都需要加以识别才能够放心使用。这就像是,看病要找医生而不是找修水管工人。 信息的来源包括:作者是谁?作者有无专业背景?出版机构?因为出版机构也会有其偏好,像中信出版社更偏重出版商业领域的出版物,译林出版社偏重文艺类的,行业领域的出版社,出版专业领域的书籍。

值得注意的是,期刊绝对不能看名字,要看刊号。正规的期刊是有刊号的,有的期刊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也可能是野鸡期刊(没有刊号),因为公开期刊的发行是需要资质的。

2、信息是否可靠

首先一篇文章要论据充分,论据不充分的不值得我们拿来用。 信息是否具有客观性,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是否存在以个例概括整体的现象,若有实验该实验是哪个机构做的,实验样本的基数是否足够大否则该实验结论就不能够用来概括整体。

淹没在海量信息中无法自拔,那是因为你缺乏“精准搜索”的能力

四、使用信息

信息的使用需要注意抄袭和引用的尺度。

本书是主张是:

“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没有问题。事实上,你多少得使用一点,否则从一开始就会困难重重。但是你必须记得给他人署名”

我们作为原创写作者当然不会去故意抄袭。但值得注意的是,引用的尺度没有把握好就会成为抄袭。一句话由我们说出来和由权威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通常会引用经典,找权威背书。如果引用的篇幅太多那就是抄袭了。翟天临事件中,就是因为翟天临硕士论文重复率高达36.2%。

抄袭不止是内容重复,还包括创意重复。如果我们的观点,或者文章的结构是从书上或者别人的文章上得来的,但是以自己的方式写出来,也要说明此观点的出处,否则就是洗稿了。

抄袭不仅面临道德的风险,还有可能面临法律的风险。抄袭这件事小则论文重写,大则影响到自己的名誉、事业。我们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者文章时,一定要有版权意识。

虽然《怎么样玩转信息:研究方法指南》主要是写给做大学生的。对于即将毕业写毕业论文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信息实用指南。它讲的是如何在一团乱糟糟的信息中,更加精准的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并且整理出一系列连贯的可以成文的东西来,以此来解决某个问题。可以说这本书提供的方法,在学习、家里、职场等任何领域的调查研究都有用武之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