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调频

【小学作文重置版】假如我会克隆

2019-06-11  本文已影响2人  喵星人逗逗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小学版似乎是小时候看了什么《小哥白尼》之后的天马行空、奇思妙想、胡言乱语吧,所以错别字较多www

小学版

现在有一种神奇的克隆技术,这克隆技术能克隆出一个与细胞主分一样的生物。我们人类就要用它来造福人类。

如果我会克隆,我会在一棵健康的树上提取一个完整的基因链,在基因转变中迅速分裂成成百上千的基因子,再运用克隆技术使基因子迅速成为母体(树)。在一片沙漠边上,迅速栽上,给与浇水、施肥,让基因链快速成长,导致其不枯萎,给人类和地球多一片绿色。克隆技术开始第一次为人类造福。

在克隆技术方面,仍有许多不足,它不能拯救已失去的动物,并且将要灭绝的也不行。因为在基因方面,克隆技术会让基因链过速发展,引起了动物体内很难受,并且会让细胞也过速发展,新陈代谢过快。树木因为可活上万年,就不会怕,因为基因快快成长只会让树木更快成长,而树木长到一定时间就会停止,动物寿命太短,克隆出的动物很容易在种种困难下死亡,死亡率为98%,对灭绝动物,没有基因与细胞也不可能克隆。

在21世纪30年代,获得最新突破,突破点有两个:1在动物骨子里可提取骨分子来演变成细胸生前活动,从而复活灭绝动物,但成功率为2%,成功之后能生下后代为90%;2在基因太快方面,有了一种新方明是:基因突裂,在这一种方明,能让基因在分裂中缓慢成长。在这两个突破后,我们迅速克隆出渡渡鸟、大熊猫、恐鸟……让它们一个个在我们的培育下长大,回归大自然,它们永远也忙(忘)不了用两只手走路,两只手运动的生物;忙不了那张着笑脸人;更忙了那一双双深情的眼。我们让动物也知道,人也会给它们保护;让植物也知道,人也会给它们温暖。在此,我们向全球人发出,保护大自然,爱护动物的呼吁。

克隆,它一定会造福地球,造福生物。

重置版

近日,珠穆朗玛峰因为生态保护,无限期关闭了。我很庆幸自己从未去过珠峰,也从未梦想过某一天征服珠峰,所以我也很自豪自己从未给珠峰带去一丁点儿的污染。

我对珠峰可能是怀着某种敬畏之心,也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觉得挑战珠峰毫无意义。

各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传言听得耳朵起茧了,反正我提着十斤的行李箱登上了黄山始信峰也没觉得心灵得到了洗涤,倒是苍天雨雾绵绵我也头昏眼花,转头就提着行李箱又下山了。

所以从珠峰归来又会怎么样呢?难道还有“珠峰归来不看黄,珠峰归来不看人”?

这些营销口号不过是为了吸引游客而写,并不真实,反而因为大量的游客涌入,我相信黄山的污染绝对比世界之巅的污染更加严重。估计只是因为黄山的人工清理污染速度、污染腐败速度相比之下更加容易、更加快,与游客带来的污染形成了动态平衡,才让黄山的生态没有崩溃吧。

咳,扯远了。那么,假如我会克隆的话,会怎么样呢?

当然没有我小时候胡思乱想的“快速成长”、“时间停止”和“基因突变”,更多可能有的是“器官移植与再造”、“分身术”和“迭代出更受人类喜欢的猫咪”。

即使我在脑洞大开之前,已经非常小心谨慎、怀着无比敬畏的心去看待克隆技术了,但其实仔细想一想,我就会后悔把克隆技术实施到以上三种应用上。因为,器官移植与再造带来的可能是人类寿命的不平等,寿命可能会跟随财富一起集聚在某一阶层的人身上,“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可能从此成为历史;分身术则来带更多的伦理问题,克隆人的权利法律与保障法律不知道得用多少年才能写完,在那之前究竟是实现了生产力的突飞猛进还是社会的大崩溃也无从得知;至于“更受人类喜欢的猫咪”?如果这种品种的猫咪只是在人类社会圈养可能还好,可一旦流放到野生生态,这种猫咪究竟会自我灭亡还是会繁殖得把地球塞满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的讨论并不严谨,可能还有一点搞笑,但笑过之后我发现,现实更加搞笑。

珠峰因为污染而无限期关闭?登峰挑战者的敬畏呢?说好的“人类不屈的意志和探索精神”,怎么就沦为了“人类永恒的虚荣和污染精神”?当地的夏尔巴人怎么就容许圣山沦为垃圾场了?

用基因技术来免疫艾滋病?贺建奎你作为科学家的敬畏呢?说好的“对知识的渴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怎么就“利欲熏心被资本迷了眼”?没有在14天前销毁婴儿胚胎反而让他们成功活下,基因技术怎么就成为了吸引流量的噱头了?

假如有一天。我是说,假如。

假如有一天我尝试去挑战珠峰,我大概会学习登山技巧两三年,攀登其他山峰四五座,最后爬到珠峰六七千米处,发现自己需要丢弃部分氧气瓶才能前进到八千米时,我一定会怀揣着敬畏,转身下山。

假如有一天我会克隆了,不,不用假如。现在克隆只是一个稀拉平常的技术了,所以人们对它失去了敬畏之心。但上到宇宙黑洞视界之内,下到人体流血结痂愈合,还有这么多的知识没有弄清楚,人怎么能失去敬畏之心呢?

所以,二十四岁的我有了和十二岁的我不一样的希望了。

敬畏之心是个好东西,希望“两只手走路,两只手运动的生物”能时常拥有。就算没有,脑子也是个好东西,希望“两只手走路,两只手运动的生物”也时常动脑吧。

可别让十二岁的小男孩十年前真挚地抒情,落了空。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