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网红”修炼手册
传统模式中,农产品是通过一级级批发市场分销的,而网上销售不同,需要高度可辨识和信任度,这都需要通过品牌化来实现。
但是有品类无品牌,却是中国整个农产品市场的典型特征,没品牌就没有了溢价能力,也无法形成消费黏性,最终好产品卖不上好价格。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如何才能打破品牌魔咒,成就“网红”之路呢?
插上特色与时尚的翅膀
网购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因此,农产品的营销也要追赶潮流,要改变传统“老土”的刻板印象。农产品时尚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品牌的时尚化。
可以请当红的明星、“80后”、“90后”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来做代言人,或者冠名赞助一些热播剧和综艺节目。
比如布瑞克携手央视、南京电视台等媒体共同推动“我为家乡代言、寻找中国好食品”活动,并拍摄制作了一档公益、创富真人秀《带路英雄》,由熊猫自媒体平台CEO、知名网络达人申晨代言。沿“一带一路”一路向西,分赴贫困农村,和当地素人老乡一道,用自身的影响力和智慧,将各地特色农产品推上农牧人商城、京东众筹等网络世界,造福致富当地百姓。
其次,消费方式的时尚化。
消费方式的时尚化就是要跟上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懒人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因此企业在产品消费方式设计上要力求便捷。
最后,传播方式的时尚化。
要学会使用年轻人的交流方式和语言,比如微博、微信、QQ、陌陌等社交媒体都是很好的接近年轻消费群体的传播渠道。
同时,品牌传播要避免说教,要有情怀。
比如,农牧人研发了一款APP——农牧人商城,登录农牧人商城APP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并为家乡的农产品代言,还可以实现在线购买,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境遇怎样,家乡是你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农牧人商城通过家乡农产品将顾客与故乡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农牧人卖的不是普通的农产品,更多的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在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且能被大众广泛接受!
娱乐化:让土豆学会跳舞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消费者最讨厌的就是刻板的说教,好玩、有趣、打发碎片化时间才是当下消费者最在乎的事情。
娱乐化营销的含义是:品牌传播不仅要传递产品本身,更要传递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近日“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一条生硬的新闻,愣是又被杜蕾斯、宝马等借了势,迅速在朋友圈热传……
杜蕾斯:
DiDi+Uber=DuDu
DUDU打车,老司机的选择
宝马:
BMW+DIDI+UBER=BIUBIU
BIUBIU一下,“马”上出发
这些别具创意的文案传播方式,不仅起到传播产品、介绍公司的作用,又很有趣,容易被人接受。
喊上城里人来抓鸡
体验也很重要,往往一些巧妙的体验设计能收到很好的话题传播效果。
尤其是受食品安全的影响,国内消费者对入口的东西的购买都比较谨慎,通过体验可以打消他们的顾虑。
另外,对于一些主打高端的农产品企业来说,光说是不行的,还要眼见为实。通过体验不仅凸显了产品优势,而且在自媒体上引爆了话题,不用企业花一分钱,品牌就已经传播出去了。
做一只有故事的大闸蟹
最好的公司都喜欢讲故事,而且品牌一般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打造。消费者讨厌广告,但喜欢听故事,当然,前提是你的故事足够动人。
农产品的故事性强,几乎每种农产品都有独特的地理条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同样孕育一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条件、人文背景、城市文化、产品知识、历史典故等都可以把农产品包装得独一无二,结合社会化媒体的SNS特性,很容易在圈子内形成病毒传播。
比如阳澄湖大闸蟹,号称“国人熟吃大闸蟹,是从阳澄湖开始的”。
相传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巴解到阳澄湖区域督工,带领民工开挖海口河道。
深夜,民工燃起火堆,却引来了一大片从未见过的“甲壳虫”,吓得民工四散奔逃。
为了阻止“甲壳虫”的侵扰,巴解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民工筑起土城,在城边掘出深沟,等夜里“甲壳虫”袭来,即往沟中灌入沸水。
当夜,“甲壳虫”再次被火光吸引过来,纷纷掉进沸水,被烫得通体发红,散发出阵阵香味,巴解第一个剥壳品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产品寻找文化或者历史的根源,可以让品牌更加有厚重感和品质感。
营销就是讲故事,未来不会讲故事的企业会很麻烦。
品牌人格化:农产品也能有血肉
罗振宇说:“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是基于人格魅力带来的信任与爱!是品牌的去组织化和人格化!”未来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
社群化:让消费者也成为咱农家人
社群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基于关系的,是以信任为基础的,社群营销的逻辑就是: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信任感,提升转化率。
怎么来实现这三点呢?就是通过社群给消费者传递参与感、优越感和归属感。作为农产品电商平台,不能仅仅局限于电商本身,而是要集媒体属性、社群圈子和社交电商于一体的移动社交电商平台,打造一个农产品达人社群+电商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