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尝试这样读你的大学
最近,我想了很久自己的简书应该怎么定位,因为受特劳特的《定位》的影响。也因为一个好兄弟跟我说,我觉得你写的很多东西都是重复的。于是,我搁笔了很久,但一直没能想好自己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最好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这句话是今天我老爸无意中说的。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以前我一直认为选择是一个富人应该有的权利,穷人才认为没有选择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对于现在的我呢,确实是没有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就决定继续坚持写文章,继续坚持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
我的大学,应该是从接触“豆瓣阅读”开始的。现在想想,很感激报社的一个同学推荐这个公众号给我。还记得,那段每天坚持读豆瓣的日推的日子,不为什么,就是觉得这样自己有个念想。坚持发每天看到的好文,坚持领每月的免费书籍,坚持没有一有空闲就看领到的免费书籍和专栏文章。于是,我遇见了水湄物语,我遇见了《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我遇见了三公子。
接着,我参加了水湄物语的微课——“月光是种病”。然后,我遇见了长投。最后,我成了现在的我。一个有自己想法、善于管理时间,坚持阅读学习、运动,学习理财投资,不断折腾尝试的我。当然,这也让我慢慢脱离了医科大学的同学,让我慢慢变得和他们不太一样。
现在回头想想,自己走过的路,很自然,中间没有太多的选择。但我确实变得和大一完全不同,也确实感觉自己可以做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比如,反对父亲的安排,帮亲人做投资,和一些优秀的人聊他们的长处,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决定……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你的大学究竟要读什么?
首先是读自己。每个人都会以为很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但以我的观察,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没有为了那个想要的东西去“装”。什么是“装”?就像我改变一开始的,接触豆瓣,接触理财,接触长投。我每天都强迫自己去“装”、去阅读。但,很多人根本就不敢这么去“装”。他们怕被周围的人当成异类,他们怕被周围的人嘲笑,他们怕被周围的人看到自己和他们有些不一样。我们的教育要我们有一个标准,却也教给了我们从众。所以,当你说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一定是敢去“装”的,也一定是敢去享受一个人孤独地“装”。
然后是读“老师”。这个老师是带引号的,意思是不止学校里的老师,还有一切可以教你更好地成为你想要的样子的技巧。说白了,就是让你更华丽、舒服地去“装”的技巧。在这方面,我是先从阅读起步的,然后是跑步、理财投资,然后是交流,然后是思维导图和时间管理,再然后是各种说话的艺术,再再然后是记事本、写作。还有一些是比较小的方面,如电脑技巧、记录别人聊到的不懂的话题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让我能更好地去“装”。对于大学的老师,我也是抱着学习他们能给我的一些有用的东西,辩证看待我没有接触过的,去掉那些我完全不需要的。《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我特别喜欢兰彻,因为他正是那样一个懂得读自己和“老师”的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去看一下这部电影,去享受一下做自己和读“老师”的感觉。
最后是读生存。有的人的生存需要房和车,有的人的生存只要每日三餐有着落,有的人要财务自由,有的人要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有的人立志要创业,有的人随遇而安,有的人得过且过,有的人规划了整个职业生涯。这最后一个,便是读你要如何去生存。你要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去面对这个有趣又充满无趣的社会。社会有趣之处在于有很多的可能性,社会无趣之处在于你以一种可能性进入它。当然,这只是我认为的有趣和无趣。你的有趣和无趣也许截然不同。但你相信吗?很多人都是以自认为无趣的方式进去这个社会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读懂生存,就进入了他们需要生存的环境,慢慢他们才读出来原来自己的生存恰恰是无趣的那种。这个社会在做着一种需要你去读的生存游戏,不要猜我读没读懂。因为每个人的规则都是不一样的,请读懂后以有趣的方式进入或者进入后读懂了转变为有趣的方式。
我坚信的是,一个人需要坚持很多东西,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请在大学坚持读懂自己,“老师”和生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