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庭”变成“枷锁”,我们该如何走出
提到“家”,大多数人自然的会想到了“温馨”“温暖”这样让人很舒心的词。然而,正是这样对家的依赖,让我们常常忽视了,家还有另外一面:“伤害”“痛苦”。这些被隐藏在内心深处,让人压根就不愿相信的事却又真实的存在着。
高中的时候,我们学过节选自《左传》的文言文《郑伯克段于鄢》,文章开篇就提到“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因为母亲姜氏生他时难产,便因此对他产生厌恶之情,却对小儿子共叔段疼爱有加,强烈的情感对比在这样的家庭中呈现。对年幼的郑庄公而言,这样的家很难让他联想到“温暖”。
当家庭让我们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痛,却又经常存在,无处安放时,家庭所带来的“枷锁”也就套住了我们的思想。
那么,我们怎样能够意识到自己或者身边人可能被套上了这样的“枷锁”,又如何走出这样的“枷锁”,让心理回归“正常”“健康”的状态呢?这本《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苏珊·福沃德心理学经典作品)能给我们很好的答案。
封皮.jpg
题目中的“原生家庭”说的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对于一些有缺憾的原生家庭,它给处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是深刻又容易被隐藏地。或者,即便认识到也会感觉没法被改变,于是用“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来自我安慰。有些中毒的孩子也尝试过谅解这样的经历,但是,那种骨子里对自己的打击,对自己的伤害,在午夜梦回惊醒中才会被意识到,原来,这种伤害已经是深入到骨髓,变成了毒素蔓延,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认知。这正是这本书所指出的“有毒”的内涵。
严格意义上界定,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籍。听到这里,有的人也许会说,我心理很健康,不需要看这方面的书籍。但是,当我认真地阅读完书籍后,我惊讶地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例子在我的生活中居然也能够找到原型,在我的亲朋身边居然也有这样的例子出现,这绝对不是一个个特例!
相信,仔细读完全书的你,也会有和我一样产生同样震撼的感觉。
本书作者,苏珊·福沃德,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她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除洛杉矶的私人门诊外,她也在南加州诸多心理与医疗机构担任咨询师。正是这样丰厚的工作经历,让她的笔下的案例一个个真实可感又具有典型性。以至于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在为其作序时都说道“作者对我有特殊的影响”。
苏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这本书,没有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上,也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当事人进行行为的批判指责,而是用一个个可以被读懂的案例,真实的展现那些遭受这些经历打击的人怎样走出来,获得疗愈的过程,给读者以更多的感触,也让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有所觉醒,有所改变!
全书围绕着那些“有毒”的原生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展开,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介绍:
第一部分是呈现出家庭对孩子产生不好影响的行为;第二部分,告诉被毒害的孩子如何转变这些影响。第一部分作者侧重用一个个具体的真实案例来层层深入的透析家庭存在的哪些“有毒”的行为:对孩子进行言行的打击、漠视;操控干涉孩子的生活;酗酒,对孩子不作为甚至反而依赖孩子;令人发指的性虐待孩子;甚至这种毒素在整个家庭体系“遗传”。第二部分,则侧重方法的指导,由受伤害者认知层次的转变突破,再过渡到情感调节层面,最终让他们尝试从毒害中走出来,也让这种遗毒不再被传递下去。
读完整本书,我把我感触最深的几点同大家分享一下:别打着爱的旗号对孩子不断地进行伤害;言语打击是看不见却又很难挥去的内伤;让孩子真正地成为孩子。
一、别打着爱的旗号对孩子不断地进行伤害
案例中大多数“有毒”的父母都会说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并不能感受到这种爱,相反,他们感受最多的是痛苦,是挣扎。
中学时候没有正确的观念引导而在行为上走了弯路,导致意外怀孕流产的桑迪,成了一直被父母指责教育打击的对象。这种打击直到桑迪结婚成家还不能终止。虽然桑迪的内心备受着煎熬,但是,她总是试图事事顺从父母的意愿来补偿自己对父母的亏欠,哪怕是结婚后也是如此,让她婚后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中。
而她的父母却总是认为她是咎由自取,仍不断的指责她。最后,本书的作者苏珊对桑迪开导:“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是不会这样无情地伤害孩子的自尊,践踏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的。”
父母之于子女的爱是一种不应该带有附加条件的爱。你听话,你没做错事就应该被爱;你叛逆,你犯错误,你的行为让大人没法接受那么你就该接受指责惩罚,这样只是为了让你变好,也是另一种爱!多么扭曲的理解,又是多么常见的认知!
爱是自然而发不带条件的,真正的爱是能给人带来温暖,愉悦和内心的宁静,而不是打着爱的名义让孩子牺牲自己的心愿和梦想去成全!这样的爱,是伤害!所以,要爱就真的去爱。
二、言语打击是看不见却又很难挥去的内伤
对于孩子而言,家庭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但是,对孩子的这种言行的打击也容易经常有意或无意的出现!
小时候,我们是不是有从父母口中听到过类似这样的话:“你是从路边捡回来的”;“你脑袋笨死了”;“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等等。也许父母当时只是一冲动,随口一说,但是,在幼小孩子的心理绝对是惊涛骇浪般的冲击!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认知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
如同书中举到的女孩瓦莱丽的例子,每次遭受挫折,父亲都会调侃似的打击说:“别担心,你永远是我的小失败者。”这样,她就认为自己一直是家里的“垃圾桶”,自信的缺失在成年还在延续。
言语这种无形的打击,是深入到骨髓的创伤。作者也在书中指出
当你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并让这些评价进入你的潜意识时,你是在‘内化’它们。负面评价的内化——变‘你是’为‘我是’——就形成了自卑的基础。
所以,既为人父母,则要做好榜样的示范引导,不能只把孩子当一个不通事理的小人儿发泄。
三、让孩子真正地成为孩子
也许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父母尚且能够做到全心的呵护。但是,随着他们慢慢长大,开始自理后,这种呵护就逐渐地减少。当然,这不能说是个坏事,慢慢放手,是让孩子成长的重要一步。但是,过早的对孩子放手,甚至让孩子承担本来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该承担的任务,那么,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书中的工作狂人莱斯在幼年时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因为自己母亲的生病,父亲经常出差,作为长子的他成为家庭中照顾弟弟和做家务的人选,他的童年就是在无休止的家务劳作中过来的。这种不断的劳作成为一种习性,以至于成年后的莱斯变成了一个不会表达情感被妻子所埋怨的工作狂人时,他也很难知道怎么改变。甚至,当别人对他处境表示心疼时,他说:“我那么忙,哪有时间同情自己!”
听起来让人感到一股悲凉。
被剥夺的童年生活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不该属于这个年龄段该承担的责任。这让他们在内心里很容易的产生角色错位,认为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兼顾但是没法兼顾,就是自己不够努力。当感到力不从心时,无法胜任的负罪感让他们又继续更加努力挽回局面,恶性循环下去。
其实,他们原本忘记他们只是孩子,他们无法发挥大人的作用。在他们的人生中需要父母给予关爱的时候,却被父母把成年人的责任无情地压在他们弱小的肩膀上。那些父母是在向他们的孩子传递了一条明确的信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不能因为无暇顾及,就强加给孩子太多的负荷,这样的“毒素”在孩子成年还不能清除。让孩子成为孩子,做他们这个年龄段能够做的事情。
上述是我从《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这本书中读到的对我的日常生活有启发的部分。对于“有毒”的家庭而言,上述的行为是毒,那么,对于“中毒”的孩子而言,如何去“解毒”,在这本书的中也有提到。
作者告诉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认识观念,要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有些不能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的感受,尝试着从原生家庭去寻找原因;可以选择各种方式去发泄自己愤怒压抑的感觉:写信,运动,对峙等,但是,重心不是在要求父母必须改变,而是,去对过去做个终结,对自己从新认识;相信掌控生活的关键在于自己。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极好的情绪疗愈书籍。它让我们认识了别人,也了解自己。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原生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心灵的伤害,又让我们能够从中警觉以至于反躬自省:自己是不是曾经的一个这样被毒害的孩子?那么,我该怎样引导自己走出来?身为父母后,自己是不是一个这样毒害孩子的父母?如何做到改变让“毒素”不再传递下去?
这本书是心理学书籍,但是绝不是枯燥心理理论的堆砌。它对我们理解我们以及我们身边的人的情绪行为,处理我们对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上都有很好的帮助意义。其中的很多真实的案例与我们的生活的日常那么的相符,读后让我们沉思,也让我们从中受益。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有被自我怀疑,焦虑所困扰的人们,苏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这本书或许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和指引。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素心煮字(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2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