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7日得到学习
2021-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生活的越仔
刘晗的法律思维书-----《想点大事》
✅戴上法律的眼镜,看见更大的世界
在法条、程序、案件和学说背后,有哪些底层思维方式能够跨界移用?如果说每个人都能从法律中学到思考问题的方式,那究竟是什么?
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多年探索之后,答案的轮廓逐渐浮现出来。
只要你想不断攀登,就不仅要直面更复杂的世界,也要拓展更宏大的视野。这个时候,向那些制定规则、作出决策的人学习大格局思维,就是一种必须。
➡️➡️➡️那就是:超越自我,想得更大。
✅凡事讲规则:善恶与秩序
法律的终极使命是维护社会秩序。
最糟糕的秩序也好过没秩序
规则是维护秩序的核心
苏格拉底的故事
法律的安定性优先于正义性。
✅凡事讲权利:对错与边界
比起对错,法律更关心双方都具有哪些权利。
法律人不能根据自己的道德直觉来判断谁是谁非,而是要去细致地考察,法律法规究竟给当事人预先设定了何种行动的资格和自由。简言之,解决纠纷的标准并非道德上的对错或是非,而是权利的有无和大小。
✅权利就是确立边界,定分止争
权利就是法律赋予人的一种主张,一旦你提出了这种主张,别人就得按照这个主张行动,而且你的这种主张是可以通过公权力——比如法院或者警察——来强制执行的。
✅用技术化的权利语言解决价值冲突
在价值观如此多元、冲突如此普遍的情况下,法律的使命就是用权利思维划定人们行为的边界,从而预防和化解纠纷。在法律人眼中,权利不是一种基于个人信仰的道德口号,而是一种价值中立的专业语言。
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只有价值中立的权利语言,才能让裁判者从法律技术的角度,而不是从道德立场选边站队的角度,尽量理性、客观、中立地处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