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卧松云推文备选理事会点赞汇总娇娇公主的白管家持钻福利社点赞专题

文学与艺术撕扯不清的关系

2023-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白首卧松云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写营第三期第四课作业:如何理解文学与艺术的共性与不同?


我们经常连起来说“文学艺术”,那么撕扯开来,文学和艺术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我看来,文学和艺术的根本,都是在探索美感与内涵,修养与精神。

文学是为了探索美,解构美,传递美。艺术是为了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二者殊途同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学就是特殊的艺术,艺术也可以是特殊的文学。

这些美,有的一眼即见,人尽皆知;有的迂曲婉转,百折千回,需得琢磨体会;有的压抑沉默,束缚重重,需要冲破藩篱,让它自由流淌、宣泄。

如果说严肃文学深刻地探讨了现实世界中人性与世间百态,它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希望通过文学来启示人类,以达到影响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一目的;那么艺术价值高的作品,其思想影响深远,令人涤荡心灵,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而通俗文学最贴近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当时民众的审美观和人文精神。名著《西游记》诞生之初就是通俗文学,而它营造的妙趣横生、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既富于浪漫主义艺术色彩,又兼具现实主义艺术价值。

尤其是古诗词,我们读的是它内在的意境和气质。婉约派,是它无限的感慨,无限的惆怅,有醇厚沉郁之美;豪放派,是它充沛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气势纵横自如,语言多姿多彩,具有雄奇奔放之美。

就如广为人知的马致远的词《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每当读到这首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及“夕阳西下”四幅画面就展现在我的脑海里。这四幅画面不是孤立的,是在诗人的视线里一一呈现的,它可以是断章,也可以是一幅连续的动图;它更多的是中国文化的含蓄蕴藉,简洁留白的水墨山水的审美趣味;但是你要把它想象成浓墨重彩层层渲染的西洋油画也无不可,同样传达出丰富的艺术体验。但是在这里提到它,我所要强调的是它画面蕴藏的的感情色彩和意境。此词最关键的词眼就是: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切的景象或者说图画都是在“断肠人的情感”统摄之下的相互叠加、相互映衬、相互烘托的,它们的情绪气氛,形成一种幽深的意境,这种言外之意、画外之意的艺术震撼力,正是它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的缘由。

有人说,如果只有“夕阳西下”这幅画面,其传达的情绪也许不只是悲凉,可能还有温馨、从容、恬静。然而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映衬下,其传达的情绪就比较固定在沉郁的层面了。

但是我觉得,这首词短短的28个字,其情感的起伏跌宕是反复转折的。你看,“枯藤老树昏鸦”,一片衰败萧瑟的秋景,情绪是低沉顿挫的;转而看到“小桥流水人家”,是温情婉转的,情绪略有上扬;“古道西风瘦马”,感情基调又转折向下,一派落拓失意、孤独寂寞的场景;“夕阳西下”,若是有情人共赏,该是何等温馨静好?但夕阳西下时,如果只有岁月老去、一事无成、故土难回、前途未卜、凄凉飘零的断肠人独赏,那该是何等悲伤抑郁?

同时,结尾的留白又让人浮想联翩:这古道上的羁旅者,有着什么样失意的人生经历呢?他的家乡、亲人却又有什么样的际遇呢?天气渐冷,他们有寒衣可添吗?有被子可加吗?仓廪足以温饱吗?病痛有人抚慰照顾吗?这一切如此让人牵挂。那么羁旅者是在回去的方向么?如果不是,那他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追求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他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他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他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

试想,如果只有画面,虽然捕捉了唯美的瞬间,却没有以上情感的波澜起伏、层叠递进的效果,那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否要大打折扣呢?

比较之下,在观者的审美活动过程中,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色彩、线条、构图等具体化的线索;而文学审美却要求有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前者从动态中提炼并凝固了情感变化的“一刹那”;而文学却能蕴含整个情感的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的动态过程。这也许就是文学和艺术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吧。

我们看绘画和雕塑,看的是它其中蕴藏的内涵和精神。当然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止于绘画和雕塑。但无论何种艺术,总是以不断创新的视觉形式,去探索人类精神世界领域。

例如米隆的雕塑作品《掷铁饼者》。米隆在这件作品中凝固了一个运动员正要将铁饼掷出去的一刹那间的生动状态。这是处在竞技状态的最关键时刻,持铁饼的手臂上肌肉力量已经蓄积,并且摆动到将要迸发投射力的极点,而使身躯的各部分的肌肉骨骼的以张驰和谐的姿态为投掷做好一切准备;运动的力度与紧张度的饱和点充分地展现出来。能用静止来运动的某一瞬间的雕塑,这是凭着艺术家的审美想象,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我们从动势中感受到这一瞬间的过去和未来。也就是说,我们在欣赏这位掷铁饼者的静势美时,更具有感染力的是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这些“言外之意”,让我们想象和感受到这一连串的动态画面:投掷前力量的蓄积,铁饼出手后雄劲的力道和优美的旋转;对力与美的崇拜欣赏;以及这投掷的一刹那的美感背后有着什么样漫长的积累、短暂的波折等等情感经历。

在这里,可以把线条、色彩、空间构造、人物等诸多雕塑要素看做是特殊的文字符号,因为它们同样烘托和书写了一个含义丰富的故事。

钱钟书提到过,德国美学家莱辛在他的艺术名著《拉奥孔》阐发过:艺术创作应该“要选择最富于包孕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几乎贯穿了整个艺术审美,它甚至影响到了文学领域。正如钱钟书所指出的:“诗文叙事是继续进展的,可以把整个‘动作’原原本本、有头有尾地传达出来,不比绘画只限于事物同时并列的一片场面;但是它有时偏偏见首不见尾,紧临顶点,就收场落幕,让读者得之言外。换而言之:‘富于包孕性的片刻’那个原则,在文字艺术里同样可以通用,同样富有感染力。

文学和艺术呀,越说就觉得越有说不分明的牵扯。也许,每个聪明的读者还有更多更深刻的体悟。

有朋友向我推荐,有本书《绘画三故事》,将巴尔扎克《不为人知的杰作》、缪塞《提香之子》、戈蒂耶《金羊毛》这三篇以绘画为主题的小说收录在一起,内涵深刻,概括出了现代艺术的跨越式进程,书写了艺术创作理念的突破。这对文学与艺术之间的深层关系感兴趣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本令人兴逸神飞的佳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