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论语——《学而》篇

2018-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奇纪ME

我是M.E,一个好的形象设计师!也是一个哲学思考者!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之用,于国、于家、于人、于己都意义非凡,堪称人生百科全书。

今以无限敬意,本着“我注六经”的精神,

以《论语》之言解答形象设计专业的疑惑,抛砖引玉,做一次新的尝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先说段职业生涯里的经历:

几年前,我特别看好一个“苗子”,

很热情、有天赋、外形不错,还聪明。

我是有点铁了心把她培养成材。

培养过程开端不错,她好学!

学得特快,听课笔记做得细致。

我比较满意,但她却没有坚持太久就泄气了。

于是打鸡血,泄气,再打,再泄......

几个回合下来,我感觉一直在给漏气的皮球打气。

无奈之下刨根问底,她告诉我,觉得学习枯燥,没乐趣!

我有点惊讶,当初的她可是表现得兴趣浓厚啊,

更何况爱美人心不是人皆有之嘛?

结果不难预料,折腾了一段时间后,她以一种淡淡然的方式放弃了学习。

有没有发现,学习形象设计的人不少,能体会乐趣,学有所得的不多。

追溯原因,在于不清楚学习与快乐的关系。

人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本性!

学习过程也是如此。

许多人会说,我喜欢学习,学习让我快乐,所以我才乐此不疲地学习各种知识。

真是如此?令你快乐的是学习本身?还是对新事物一时的好奇心?

对大多数人而言,应该是后者吧!

学习的主旨是完成知识积累,

如同建房时砖瓦的堆砌,长时间的重复,缺乏新鲜感,

这个过程的快乐指数很少。

怎样学习才能体会其中的快乐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处说通悦,表示喜悦,高兴之意)

老先生告诉我们,学习和时习之的结合才能令人体会学习的真正乐趣。

习,并非复习,而是练习和操习。

练习在于思,在头脑中将所学加以运用,产生疑问,获得自己的理解;

操习在于做,在实际中解答疑惑,运用理解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当我们时习之,所学的知识就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独属于你的人生经历和能力技巧。

它有血有肉,生动鲜明,因有你的印记而变得富于乐趣,

这份乐趣源于学习,却能成为你人生最真实的组成。

再看形象设计专业,爱美的人太多,所谓“好学者”也不乏其人,

但学而不习者也比比皆是,

简单的色彩搭配、日常的妆面技巧,日常的丝巾系法......

学者多,习者少,能享受快乐的就屈指可数了。

所以也就体会不到形象改变的乐趣。

学与习从不可分,但却是两件事,两段过程,

孔老先生一席话,能令我们找到学习与快乐的真正联系,

也能让形象设计专业的培训,从感觉式的唤起短暂兴奋迈入深层次的持久快乐!

我愿,你能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