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018-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诸葛村姑

1.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

这本书不论从名字还是目录都非常简单明了,但是你如果认为它讲述的和改变的也是一件简单明了的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纠结”,比如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时,又比如两个选择中择其一,都可能困惑我们许久,令事情迟迟无法推进。通过看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我们不会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

毫无疑问,逻辑思维可以简化生活,可以理性的帮你做出任何利益最大化的决定,比如书中举的这个例子:

某个商店接到的投诉意见:

  1. 咖啡店人太多,等不到座位。

  2. 卫生间数量太少。

  3. 自动贩卖机的热饮都卖光了。

  4. 室内的门把手很凉,还容易起静电,心情差!

  5. 希望饭店里能有盖在膝盖上的毯子。

如果你是商店的解决投诉的负责人,你要怎么做才能尽可能的提出一个能够解决上述所有投诉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投诉意见非常的杂乱五章,如果要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话,首先你要扩大咖啡店的面积,多加一些位子;再装一个卫生间;还要时刻准备自动贩卖机的热饮;同时还要准备毯子……

但是这本书的作者教会我们要学会批判性思考——即通过深刻洞察得出自己的想法。

从1到5这几个投诉意见深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商店的温度太低了,因此,解决方法就是只要把温度调高在合适的范围内,上述意见就可一一解决。

作者层层递进的引领我进行逻辑性展开,促进了我重新审视身边的小事。我身边有很多“选择困难症”,“拖延症”,“完美主义”,“强迫症”这些容易纠结的人,包括我自己。其实是因为她们缺乏逻辑思维,没有一个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万事万物抛开来讲,就是一个“理”字,把握重点,不要舍本逐末,就是践行逻辑思维的关键一部分。

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不要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忙碌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它意味着你没有时间来思考你做的事是否是对的。正所谓“谋定而动”,谋在前,动在后,工作中我们也应当先思考,后使劲,因为如果路子一旦走歪,再想调整过来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只有逻辑思维并不够,还要学会展开,围绕逻辑思维的结论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以上就是我关于《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的读书笔记。

2.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以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为只要内心足够坚定,就可以如同王阳明那样超绝;高中读书时,由于高一和高二学业荒废,高三努力追赶一年,就在高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更让我坚信内心的力量,可催生万物;直到读《曾国藩》,我才明白,我之前看问题实在太片面,我只看到王阳明行军打仗异常顺利,却没看到他背后的努力,我只看到我高三只付出了一年的成就,却故意忽视运气的成分,我从根本上忘记自己其实是一个平庸粗笨的人。

之前错误的认知导致了我时而颓废懒惰,时而努力上进。且总是刚一上进,就想要取得不错的成果,如果中间出了波折,就会感到十分挫败,而从根本上忘记,自己这样只耍小聪明的人,就是应该会失败啊。

那么如何使自己保持持续输出呢?答案就是——严格规范自己。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就教会了我如何与自己相处,与人相处以及与事相处。再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我们也会发现,其实他之所以成为世人口中的“圣人”,是天赋吗?不是,是他没有天赋,却持之以恒的规范自己、约束自己,也最终成就了自己。

无论如何,人最容易改变的是自己。学习好的习惯是走向成功的开始。面对自身,我也从几个点来以期能改正自己。

1.积极主动,万事不能拖延,为防止忘记,可以将第二天要做的事列成清单做个记录。 2.双赢思维,看起来似乎是销售经理应该知道的事情,其实不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其实就是需求与利益两词,因此我们在面对他人时,可以把它当做客户,包括小米的一些客户,我们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想想如果我们是客户,我们会有什么需求。

3.要事第一,天天强迫我去想现有的问题和两三个月以后的问题,然后有意识分清主次,尽量让自己做长期角度看较为重要的问题。 4.空杯心态,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有大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的异常谦逊,写家书指导自己的兄弟关于时局上的大事时,尽管每每料事如神,但却很少写“必然”二字;他总要时常反省自己,我相信这是一个骄傲不成熟的人所做不到的,当然他的谦逊主要得益于他要做一个圣人,和圣人相比,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算不得什么,因此也就感觉自己无法骄傲了。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不妨找一个工作或生活中的偶像,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了。

以上就是我关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读书笔记。

3.海量运维、运营规划之道

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质量、效率和成本。其中质量方面介绍了规划、网站速度、监控、告警和安全;效率方面主要介绍了管理、流程、预案和考核;成本方面从基础、设备和带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通过这本书,我对我的岗位——应用运维岗有了初步的认识:应用运维主要负责业务的部署、新版本的发布、服务端的变更;负责监控业务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业务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保障业务服务正常可用。

第一章的规划中,讲述了一些基本概念,如架构规划中的可伸缩、可调度和可扩展,解决了在遇见灾难性故障时,如何保障用户的体验。以QQ为例,当发生骨干网或IDC级故障时,肯定是区域级别的服务不可用,或数十上百台服务器不可用,如何在用户量不变的情况下,保障用户的体验?

QQ的做法是基于用户行为模式伸缩服务,将服务分为若干个级别,不同故障可以出发相应级别的服务,如当区域IDC故障时,可以提供没有语音、视频、传输文件功能的IM服务;如果有90%的IDC、服务器故障时,则可提供只能收发消息的IM服务,如果有10%的服务受到影响,就会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而实现可调度,则要求系统架构考虑多ISP、多IDC的分布,而可扩展则是在系统架构横、纵向的可伸缩。

对于互联网产品架构,无论产品形态还是规模,最高境界不是破旧立新,二是因才施用,系统架构不是越大越好,大系统要简单做,小做。这里也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高性能、高负载系统必须静态和动态部分分离,绝大部分网站瓶颈会在数据库上等等。书中还分析了IDC策略,指出分布制胜、速度第一;又讨论了CDN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布。

在第二章速度中,首先提到了网站速度优化的问题,网页速度的快慢对于互联网产品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因此,优化网站速度,关乎用户体验,更关系到产品能否存活的问题。

如何进行优化呢?主要围绕监测、标准和优化三个核心要素。网站速度也有一些关键指标,包括首屏时间、总下载时间、首包时间、建立连接时间、DNS时间、总下载字节数、网页元素数量和基础页面下载时间。影响网站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横向看,用户端、网络端和服务端的不可抗因素是影响速度的重要因素,而产品形态、前台制作、架构开发和后台开发等人的因素是影响速度的主要原因。比如前台设计过于绚丽、图片过大;后台开发功力不足,数据库使用不合理等都会造成网站速度过慢的问题。针对网站速度的监测,主要有客户端主动监测、JS被动检测等,也可用第三方即时监测工具。

第三章主要讲配合产品特性并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监控即第一时间发现、定位并记录异常,即从外部/内部、业务/基础环境、功能/性能、预算/收入等各个方面对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展现和告警的体系。重视监控体系,有助于帮助准确、及时完善的了解业务各个层面的生存情况,并最终实现对业务的量化管理。比如用户监控实践时,就要通过访问监控,获取用户访问速度,用户的访问速度是互联网产品的一个重要的质量衡量指标。可以在业务上加载测速代码,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用户触发监测任务,用户将自身打开网页、视频等的速度时间上报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可以制作成视图和报表。

分析业务时,首先进行全国分析,全国视图可以实时展现各省各区域用户质量状态,其次进行趋势分析,在时间延迟上进行分析,再然后是对比分析和分布分析。

我们可以自建监控系统,也可以使用开源的,比如Zabbix。

第四章,告警是发生异常时,快速定位和快速修复问题,挽回经济损失和用户体验的利器,所以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力争告警价值最大化。

监控实时反馈的信息会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若超过,则产生告警。告警的途径主要有短信、邮件、即时通信客户端等。告警模型主要分为通用型和业务型两类。通用型主要是指系统运行指标,如何硬件可用性、网络状态、缓存和数据库通用运行状态等,这类告警主要由运维主导。而业务型主要是非常规的应用模块。同时还有质量模型等。告警优化,可以进行告警收敛,规避被告警淹没;告警关联,让告警更具价值,告警分析,用数据说话。

第五章是安全问题,可以采取web漏洞扫描的方法主动防范。常见的Web漏洞分类主要偶XSS跨站、SQL注入、CGI漏洞和缓冲区溢出等。也可以采取域名劫持扫描、DdoS攻击扫描、敏感信息扫描和网页篡改扫描等方法进行报警和恢复。

关于效率问题,首先就是管理,配置管理,表示所有的资源并记录在册,即录入和变更。事件管理主要用于记录、分类、诊断和解决问题。事件是导致服务中断或者质量下降的任何事件。首先接收和记录,然后分类和初步支持,排查和诊断,解决与恢复,最后进展监控与跟踪。问题管理,消除引起问题的根本原因,变更管理串联变更原因、过程和结果。最后是容量管理。

其次是流程。有很多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比如业务运维管理规范、系统用户管理规范、设备使用管理规范、应用安全管理规范、开发与编译环境规范、故障分级与处罚规范。这些规范运维人员须严格遵守和配合,若不遵守,则从严处罚。

然后是预案。预案是指在可能遇到的重大事故的场景中,明确故障处理中的角色,界定故障处理中的职责,定义清晰角色和流程。预演则是提高故障执行能力,以应急预案为蓝本,将预案中涉及的故障场景、应对措施复现,以对运维团队配合进行检验。

最后是考核,包括运维能力的考核(根据团队的定位和贡献),主要是对运维人员要进行考核,架构能力的考核,主要是针对产品系统,以及运营预算的考核。

关于成本问题,一是基础,可以采用成本优化思路,在带宽和设备进行优化,工具协助成本可持续化。二是设备,可以采用业务分类平台化减少运营成本,混布最大限度提高哦资源利用率。三是带宽,可通过改变产品形态、降低带宽单价和自动优化减少成本。

通过这本书我对运维有了初步的了解,监控系统是整个运维环节,乃至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一环,事前及时预警发现故障,事后提供翔实的数据用于追查定位问题。监控系统作为一个成熟的运维产品,我之后将会找一些开源的监控系统来学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