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读书

远方的诗与眼前的苟且

2023-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魏治祥
金堂转龙鲜花山谷的芙蓉花

音乐人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什么是诗和远方。我想高晓松的意思绝非鼓励人们天南地北满世界跑,边跑边吟诗,跑得越远越好。同时诗和远方并不等于一味的浪漫,并不意味着脱离人间烟火。高晓松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生活,亦即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富足。那是一种不离当下,不离“眼前”的精神生活。

远方,不是空间意义上的远,诗也不是文字意义上的诗,确切地说,二者都是比喻。

然而不幸得很,国人不仅喜欢断章取义,更喜欢二元对立。

昨天,10月12日,去了全国闻名的金堂县转龙镇鲜花山谷。

看过“朗诵者”的人或许还记得周小林、殷洁夫妇,二人在外漂泊已久,周小林承诺送给妻子一个中国最漂亮的花园。2013年,周小林租赁了1200多亩土地,种植了上百万株蜀葵以及漫山遍野的芙蓉花,当真建成了中国最漂亮的大花园,夫妇二人一直定居于鲜花山谷。在世人心目中,鲜花山谷象征着世外桃源,象征着浪漫,象征着天长地久的爱情,象征着诗和远方。

从省城成都到鲜花山谷,自驾约须两个小时。毕竟“远方”太远,游客寥寥。我们一行五人,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冒了毛毛细雨,漫步于花丛之中,空气清新,山花烂漫,倒也心旷神怡。

当领导言及周小林每年对外出售花苗时,人群中冒出了一个轻蔑的声音:

“这个违背了他们的初心,不是诗和远方,是苟且!”

我问:“怎么会是苟且?”

他答:“为了赚钱,当然是苟且!”

我:“不赚钱靠什么生活?”

他:“这就是苟且的生活!”

我:“建议你查一下辞海。”

我的意思是不想争论,说罢便不再开口。

何谓苟且?指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也指马虎,敷衍。另一种苟且是不正当,如男女之间行苟且之事;或为了某种利益不惜违背良知,违背道德。

知道高晓松的名言,还读过不少书,如此理解“苟且”,偏激了。

同行的朋友或许是一时失言,也可能是开玩笑,因为他本人也在努力赚钱,且不认为自己就是苟且。

但不可否认,在某些自以为清高的文人眼里,“诗和远方”必须是纯粹的,必须高雅,必须远离人间烟火,一旦沾上金钱,便是苟且。

出售苗木乃是正常的商业活动,看不出哪点苟且。

然而在“君子”眼里,小人喻以利,喻利者俗,俗也是苟且。

那么,租赁上千亩土地建设花园,要不要交租金?建设花园所需种子要不要花钱买?打理偌大的花园要不要雇人工,雇人工要不要给工钱?再说了,就算白送你一个现成的花园,你从早到晚赏花,要不要吃饭?没有钱,没有眼前的“苟且”,再漂亮的花园都只能是荒园。

抛开周小林夫妇的花园不论,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生活丰富与否,跟他所从事的职业并没有必然联系。农民工诗人陈年喜曾写到: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这位长年在井下劳作的矿工,身患尘肺病,即使在幽暗的井底,也一直在仰望星空。仅仅上过高中的他,先后出版了两本诗集,一本散文集和两本非虚构故事集。你能说他为了生存,为了家人,不得不在井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是苟且?能说他心里没有诗和远方?

对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只要心中有诗,远方就是眼前,就是人间烟火。

在我看来,恰恰是那些自命清高且有钱有闲的人,恰恰是那些终日“岁月静好”漠视底层人群的人,利益当前,连灵魂都可以出卖——那才是真正的苟且。

在我看来,正因为有了周小林夫妇以“苟且”之心血和汗水的浇灌,眼前这漫山遍野的花儿,才一朵比一朵娇艳。

2023年10月13日于润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