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感谢
今天我到新西亚超市买东西,当我推着购物车走时,抬头看到一位穿红棉袄的老太太看着我笑。我一看她好像是上届学生的奶奶,我也笑了,她看我认出她来了,赶紧说:“胡老师,你也到超市来了!”我说:“是的,来买点东西,您是夏……”我记不起孩子的名字了,她立刻接过话说:“我孙子叫熊自豪。我们一直都念记你的好!”哎,我这记性,还没过两年,学生的名字就记不住了!一听她这么说,我赶紧说:“瞧您夸的,那是我们的工作,应该的,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老奶奶笑眯眯地说:“我们心里感激你,也就只是个话,但一直以来,我们真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你!”我心里说:只要不骂我就万事大吉了!我接着说:“奶奶,您不用客气。这么多年您一直照顾孙子辈的,很辛苦的,您还这么讲理,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老奶奶一听,简直高兴得心花怒放,脸上都笑开了花,喜滋滋地说:“还是的呢,熊自豪上了初中,比以前懂事多了,也听老师的话。”我赶紧说:“这就好,现在社会还是要好好学习,有知识、有本领才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我们又客套了一会儿,然后分别了。
回想从教近三十年,教过的学生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了,有很多现在都走上了工作岗位。每每听到他们的好消息,我心里默默地替他们高兴。这么多年的讲台生涯,我无怨无悔,很多人揶揄我:你只要一站上讲台,即使有病,病也马上好了。是的,每次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本来平时不善言谈的我,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指挥孩子们打扫卫生、学习,眼睛盯着孩子们,生怕他们玩丢了一分钟……我教过的学生都知道:下课上厕所要快,上课听讲不能分神,课外书要多读,日记要经常写……时间长了,他们都适应了,小小年纪,做什么都能井井有条。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低年级抓习惯的养成,中年级抓能力的培养,高年级就要进行自主自觉地运用了。
父母培养一个孩子不容易,老师们培养那么多的孩子难度并不小。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一样,他们的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理解运用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好在孩子们之间也会经常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这就形成了一个同学之间的学习链接网,我暂且这么叫吧。我不是教育专家,但我发现老师只是引导者,“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用心的孩子、善于钻研的孩子,除了请教老师,还会自己查阅资料,有的还向不同的学生讨教。这样的孩子就是学习自主性较强的学生,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要问”,爱思考、爱问问题的孩子学习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成绩也好。但一般的孩子在这些孩子的带动影响下也在发生转变,人的学习是不断转化的,我们老师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孩子。记得十几年前,我带的那届学生,有个孩子小学成绩并不突出,但高中初中升高中却考进了精英班。
废话说了这么多,可能老奶奶说的话让我激动半天的缘故,本来不善言辞的我竟然也啰哩啰嗦一大套了。想想几年后,自己教过的孩子家长竟然还能和自己说话,说的还是感谢的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好好干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