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城市的第一次单独驾驶
与朋友一起去天坑游泳,朋友让我开车,说他要换衣服。那会鬼使神差,有瘾似的竟没有推辞,手把着方向盘就坐上去了。其实我已经有五六年不开车了。
这让我想起年轻的时候,其实也不年轻了,大概三十五六岁的那一年,我第一次在大城市驾驶的经历。
那时候我刚拿到驾照不久,正处于一种见了车就手痒的状态。那次是妻作为单位领导去郑州开会,正赶上暑假,我是老师,女儿是学生,我两都没事就跟车一起去了。开的车好像是上海大众,单位的车,师傅姓李。
到了郑州住金河宾馆,一共在郑州三天两晚。其中一天早晨,我还没起床,女儿就敲我的房门,说她想吃油条喝胡辣汤,我说,好,我开车带你去。趁李师傅没睡醒我悄悄拿了车钥匙,不声不响就出门去了停车场。
早秋的清晨,浓重的雾气弥漫在宾馆的上空,高大的梧桐树上不知什么鸟啾啾的鸣叫。坐上车我熟练地打火启动,缓缓地将车驶出宾馆,汇入经三路向北的茫茫车流之中。大城市朝九晚五,虽然是八点上班的时间,可这个时候大街上的车辆并不是最多,车行了一会儿,女儿让我左拐进入纬二路,年轻人的记性就是好,前方右侧果然有一家卖胡辣汤的店面。
我们吃早餐的时候,妻打来电话,把我训斥了一顿,说李师傅去找我们了。他们对我一大早在郑州的大街上开着车乱跑很是忐忑不安,可我那时头脑简单根本没想太多,反而觉得他们是“杞人忧天”。其实,郑州的早晨给我的感觉,一切似乎比全天任何时候都显得井然有序,那一刻我手握方向盘,内心异常的平静与坦然。越是大城市,越是交通设施完善(比如路中间有隔离护栏,县里那时还没有),人们越是遵守交通规则,越是车多人多,人们反而越是谨慎小心。
我们吃完早餐出来,我把车来个“人”字形调头,这是条双向行驶的普通街道,我计划沿原路线返回从金水路回宾馆。城市驾车的难点主要是高驾桥和调头,我们入住的宾馆在金水路上,出宾馆时容易,可折回来时车却在宾馆的对面车道,需要继续往前行驶,找可以调头的路口回反方向车道,再回宾馆,结果连过了两个路口都没发现掉头标志,女儿在车上埋怨,说大禹治水是三过家门不入,我们这是二过家门而不能入。我说,这才是大城市特色。
城市里的“U”型调头的标志,有的是路牌,有的就画在车道地面上,而且,如果一般离十字路口很长一段中间没有栅栏,这往往是留给车辆调头的,此时即使没有标志,调头也不会被拍照,一般没有警察时,大胆调头都没事,这是以前我在网上看到的。但我没有贸然行事。
沿金水路向东,过了经三路口、经二路口、经一路口,直到东明路口了,才看见路面上的调头标志,我总算长出了一口气(事后我想,经二路路口红绿灯前应该有调头标志的,应该是我没看见)。回到宾馆,看见李师傅像一尊雕像一样木然地站在大门口一动不动。领导家属,他又不好嗔怪,看着他那张憋屈的脸,我知道,这个早晨,他很为我们捏了一把汗。
第一次单独驾驶,载着女儿,在大城市繁华的街头寻找胡辣汤小吃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那个时候,头脑太简单,做事不计后果。不过,那时的单纯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