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档案库读书写作散文

S11E01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2017-04-07  本文已影响368人  沐沐周

坐在电脑前两个钟头,老老实实看完了样板戏《沙家浜》。

电影开头,伴随字幕,一把现今罕见的好嗓子,开始朗读毛主席语录:革命战争是人民群众的战争……丹田运气加胸腔共鸣,每一个字出口,仿佛射出一颗子弹。

苏州阳澄湖,芦苇荡深处,有个小镇沙家浜,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和18名伤员,被护送来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疯狂扫荡,地下党员、春来茶馆老板娘阿庆嫂,带领革命群众,与敌人巧妙周旋。几个月后,伤员痊愈,新四军突击排连夜奔袭,将敌人一举全歼。

舞台布景单纯,只有春来茶馆、芦苇荡等三五个地方。情节设计紧凑,对话干净利落,一句赶着一句,流畅的好像高峡水库开了闸,哗啦啦向下奔涌。人物形象鲜明,革命与反动、真善美与假恶丑,好人坏人都写在脸上,一眼就看到底。正义战胜邪恶,预料之中的大结局,依旧让人热血沸腾。

是的,我不仅看了,而且居然看完了,而且,很享受。要知道,很多又臭又长的电视剧,5分钟就足以把我心里一把火,撩得焰腾腾往上冒,赶快关电源,以防被气死或者磨叽死。

为了保持一份观影的纯粹,特意没有预习,没有提前看文字剧本,两个钟头下来,虽然已经把电脑音量调低,但是基于京剧传统的琴笛锣鼓,依然让我想起鲁迅在《社戏》里的一句话: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

即使在如此聒噪的背景音乐之下,演员的台词唱腔,依旧如此清晰,特别是独白,听得出韵头、韵腹和韵尾,音节饱满到位,如果去考普通话,估计个个都是一级甲等。

一方面是由于吐字发音的改进,比传统京剧更容易听懂,另一方面,是那些台词,千锤百炼,就像美人,于千万人中惊鸿一瞥,也足够令观众惊艳了。

比如: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喷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崇高品德人称颂,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这一段的本意是立誓言,表决心,因为借助了青松的形象,比单纯的口号式呐喊,更有感染力。青松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能够瞬间唤起中国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隐秘的好感。夸张、对偶、拟人、比喻,大量传统修辞的运用,既通俗又典雅,书面语与口语融合,长句与短句错落,不要说唱出来了,就是读一读,都感觉朗朗上口,和谐悦耳。

现在的沙家浜景区

从我家出门,开车10分钟,就到了阳澄湖畔。阳澄湖水域广阔,岸线曲折,除了常熟,苏州的相城区和工业园区,都能看到它清澈的水波。正是因为水质好,才养育出了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作为苏州自来水厂的第二水源地,水质综合指数甚至超过了第一水源地太湖。

那躲在芦荡深处的伤病员,因为敌人封锁,炒面一时送不来,其实,水里鱼虾蟹、莲藕、鸡头米、茭白……短时间内生存是没问题的。苏州是个好地方,不似那等穷山恶水,断了补给,只能等死。

所以,郭建光的唱词:“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秀江南鱼米乡。”的确道出了此地风物之美,站在阳澄湖岸边,看朝霞映红水面和天空,春天绿柳成荫,秋来稻谷金黄,风里带着水的湿润和清甜,迎面吹来,你会由衷的感叹,这句简洁而优美的描写,实在是再应景不过了。

至于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智斗那一段,经常被单独拎出来,至今传唱,因为太精彩。

京剧《四郎探母》“坐宫”,铁镜公主和杨四郎的两个人的西皮流水,紧锣密鼓,严丝合缝,已经让人听的忍不住叫好,而这里三个人的穿插表演,唇枪舌剑,机锋暗藏,台词的生动有力、唱腔的行云流水、表情动作的高度概括、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戏剧冲突的完美设置与张力……

嗯,词穷了,我只想说:抛开整部电影不说,单看这一折的艺术成就,不输给中国古往今来任何一部优秀的戏剧剧目。

以上,是我的观后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