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爷(续)

2024-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孙学忠

咣当一声门响把我给震懵了——这是啥情况?我来找贺爷,这家伙咋就不高兴了?本想再次敲门问个究竟,转念一想,还是请表哥亲自出马好一些,免得我把局面搞得不好收拾了。

表哥听我说了情况,笑得直不起腰来,他说兄弟你也太逗了,怎么能称贺爷为老哥呢?你这样他不生气才怪呢!听表哥那个大背头就是贺爷,让我大吃一惊,他那么年轻,怎么都称他“爷”呢?我有些不服气,我三十多岁,他五十出头,称他贺爷这不是差辈了吗?表哥说,你呀,咋就这么死脑筋,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只不过是碍于他儿子的面子罢了……

从表哥口中可知,贺爷六十出头,当过多年的村主任,一辈子没有吃过多少苦,因此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一些。他能在这里看大门,还是因为儿子的缘故。这是工交局家属楼,他儿子原先是副局长,这个肥差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头上。儿子后来又成了县委办主任,再后来又当了副县长,他也从刚开始人们口中的“贺师傅”,慢慢熬成了大家的“贺爷”……哦,原来如此!我错把贺爷称老哥,人家当然不高兴了。

按照表哥的吩咐,归还架子车时我给贺爷买了一包十块钱的红塔山。贺爷推三阻四说啥都不愿接受,说住到这里就成了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呢,最后看在我诚心诚意的份上才勉强收下。和他聊了一阵才发现,这是个很有趣的老头,待人很和气,并不像我初次见面那样咄咄逼人。

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正如表哥所说的那样,住在院子里的人都称他为贺爷,就连局长和副局长也不例外。时间长了我还发现,人们不仅仅对贺爷表面上非常尊敬,还会时不时来点实惠的。例如,有些人总是会把菜“买多”了,顺便给贺爷留下一些;有人不抽烟,而恰好又有人给了他一包,只好请贺爷帮他“处理掉”;也有人乡下送来的土猪肉,给贺爷尝尝鲜……

逢年过节时贺爷的门房最热闹,有乡下来的亲戚,也有各单位来慰问的,经常是前面来的人还没走,又有人来“串门”了。有一次深夜十二点多,我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门房里有人说话:

“赶快把东西拿回去,有啥事去办公室和他面谈,你这样做,我这一关绝对过不去!”这是贺爷的声音,他虽然有意压低了嗓门,但是态度是坚决的。

紧接着又是一个年轻人的声音,他一副祈求的口吻说道:“贺爷,您就帮帮我吧。这事我之前跟县长说过,他说他会考虑的……我带来的其实就是些土特产,麻烦您有机会提说一句……”

……我在那里住了六年时间,这样的情况遇见过很多次,每次都像做贼一样快步走过,生怕落得个听人墙根的臭名声。

下岗后我把房子卖了去外地创业,从那之后再没有见过贺爷。二十年来偶尔会想起他,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那副大背头。我以为今生再也不会相见,毕竟人家有个县长儿子,哪能一直当看门狗。今天的见面实出意外,不禁又勾起了我的回忆,可是贺爷已经不是从前的贺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