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20年后,我们才看懂这些成长的隐喻

2022-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壹念心知岛

宫崎骏的电影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他长久思考的一个问题。

宫崎骏曾经说:

“我希望能够借助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而其中,永远离不开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成长

这里的成长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成长, 不仅指通常意义上的个体的生理成长 ,而且是主要指个体的心理成长。第二个层面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的成长,亦即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

所谓个体的人的成长,是指一个人通过成功完成某一件事情而长大成人,在完成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他要经历重重困难险阻,克服掉自身的弱点,发掘出自身的潜能,战胜各种妖魔鬼怪最终获得成功而完成。

这件事情本身具有仪式性,它是主人公长大成人的标志,也可以说是为了主人公的长大成人而专门举行的一场盛大仪式。

今天就来聊聊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01 青春期的反抗和救赎

《千与千寻》讲述的是一个“触犯—灾难—拯救”的故事。

影片的开始,一个平凡的十岁少女千寻百无聊赖地躺在汽车后座,和父母一同前往全然陌生的新家,对于即将揭起的新生活序幕,她一点不觉得兴奋有趣。旅途持续着,父亲为了抄近道,发现了山林间一座诡异幽森的隧道。

不顾少女千寻的劝阻,父母率先步入隧道,三人于是闯入一处诡谲的异空间,一个不见人烟的城镇。

这座名为「神隐」的城镇,在夜幕降临后就会倏忽苏醒,无数的神明和精怪们将一一现身,它们的目的地,是一间由「魔女汤婆婆」所掌管的巨大澡堂。

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个体若不辛勤劳动,即遭变身成猪的下场。

青春期对应的年龄段为10岁-20岁,因此10岁意味着千寻开始进入青春期。而青春期正是身心巨变、情绪跌宕起伏的时期。

而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动画就展示了千寻与父母的冲突。

当千寻和父母开车来到神庙的人口面前。出于儿童的直觉,千寻极不愿意随父母走进神庙长长的门洞,她紧紧地拉扯着母亲,但父母只是自顾往前走,没有给千寻提供丝毫的慰藉。

之后父母更是不听千寻的再三劝告,执意要吃“来路不明”的食物,最后被变成猪。

为拯救父母,少女寄身于汤婆婆的澡堂。在这里,她更是被汤婆婆剥夺了代表自我的姓名,被赋予了「千」的新名。

「千」在工作的过程里,结识诸多新的朋友,同时亦经历诸多不可思议的事件;在这样的过程中,少女心智有了感悟与成长,她不断思索着,等待一个拯救父母、也拯救自己的契机。

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动画向我们展示了千寻在被迫的成长中感受到的危险。当大人自以为是地为小孩安排好了成长道路,却忘了聆听孩子对此的真实感受:他/她是否遇到了问题。

由于父母变成了无法沟通的猪,他们在少女成长的过程也一如这座城镇的名号「神隐」一般,消失无踪。

千寻只好自己解决困难。她的孤独感,就像在遇到已经无法渡过的河水时被触开,蔓延开来。她被抛在这条孤独的成长之路上,无法回头。

02 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千寻对工作很尽心,当「腐烂神」来洗澡时,其他人闻到恶臭都躲的远远的,她却强忍着做自己该做的工作,为了给腐烂神冲凉,千寻耐心地在没膝的泥浆里艰难的挪着腿,即便是恶心的一身鸡皮疙瘩,头发倒竖还是硬撑下来。

之后少女无意中发现客人身上插了根刺,她钻进水里在刺上系根绳子和大家一起努力用力拉,吆喝中,各种乱七八糟的垃圾出来了,大堆的泥浆也出来了——

原来这位客人并不是腐烂神,而是河神,他是被人类污染成这样子的。

河神在千寻的努力下被洗的干干净净,河神悄悄留给千寻一颗传说中神奇的河神丸子,大笑着离去,浴场也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和垃圾一同留在地上的金砂。

千寻不像浴场的其它人一样看到脏兮兮的河神都躲着他,她觉得既然自己做了这份工作,就要敢于直面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解决它,所以千寻成为浴场的英雄。

03 自我的追寻,是成长的关键

在千寻一筹莫展的时候,白龙这个角色的出现,是少女成长路上重要的转折。

因为神隐中的汤婆婆是通过夺取别人的名字而控制他人的。而在千寻很小的时候,因为掉进河里曾被小白救起送上了岸,所以白龙记得千寻的名字。

从一开始白龙就冲破汤婆婆的禁令,给了千寻许多帮助:给她指点工作,带她看父母,提醒她记住自己的名字,教她如何在这个地方生存,并要求汤婆婆遵守诺言解除干寻父母的咒语。

在汤婆婆要杀死白龙的情况下,千寻不远万里去钱婆婆处求救,在为他人献身的同时也就和他人达成了一种团结。

而千寻也最终记起了白龙的名字,当她在白龙耳边呼出他真实的名字时,白龙代表着兽性的鳞片开始发光脱落,他的眼神开始清明,他找回了属于他的神性。

少女失去本名又寻回的过程,则好比我们对身份的认知形成。

几经艰苦锻炼和自我认同的人格塑形后,才得以再重获本我的纯真价值。

04 勇敢地投入生活

再度穿越来时经过的门洞,象征千寻完成了这段历程,千寻如梦似幻的感受,表明了整个影片的隐喻性——每个孩子和大人在其人生历程中都会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困境,都有责任在肩的重压感,都会有面临利与义时的扶择。

《千与千寻》这部动画,通过少女的离奇故事重新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可贵情感,并以一个小女孩在魔幻世界里存活、净化、感动、爱与被爱、重生的经历揭示了成长的主题,同时也告知现代人一个简单的道理:懂得爱,要努力。

就像宫崎骏谈到创作初衷时坦言:

“我的这部电影是想使女孩子们能从中认出自己,并能间接地听到我的鼓励:‘别害怕,你们一定能驾驭生活’

在孩子们眼里,世界不断带来令人惊讶的事情。孩子和成年人不同,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千寻办到了,我想以此鼓励我的小朋友们,要像千寻那样勇敢地投入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