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想法心情随笔

静而不语,是一种修行

2024-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越自律越成功

《沉默的大多数》里有段话说的很对: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

  假如还想学到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学会缄默,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沉淀。

  以前在书中看过盲人画家约翰·布拉布利特的故事。

  约翰毕业于美国名校北得克萨斯大学,正处在大展鸿图的年纪,却突然患上眼疾。

  没多久,他就完全失明了,那时他才30  岁。

  尽管人生遭遇如此重大不幸,约翰却没有哭天抢地,也没有怨天尤人。

  他避开亲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默默地开始绘画创作。

  起初他很难掌握画布的位置,也不知道怎么调色。

  但他依旧埋头拼命练习,有时一天可以十几个小时趴在画布前,不停地实验、作画。

  他用手指的触感来感知不同的色彩,白色牙膏般浓稠、黑色像流水般柔和……

  就这样,经过了几年蛰伏,他终于突破盲人作画的瓶颈,创作出了一系列杰出的作品。

  目前,他的作品已经被20多个国家的艺术爱好者收藏。

  人生难免起起落落,我们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

  若是一味抱怨,只能在不幸中沉沦,越过越差;学会沉默,慢慢修炼自己,才能迎来下一个高光时刻。

  很喜欢作家三毛的那句话:

  “世间的人和事,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把自己修炼成最好的样子,然后静静地去等待就好了。”

  沉默,是因为不再计较,以一颗平常之心,静看花开花落。

  往事终归都会变成过眼云烟,与其耿耿于怀,到处诉说,不如安然于心,笑对一切。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不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

  不争论,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就像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写的那般:精致的沉默,凌驾于一切之上。

  不言不语,给自己沉淀的机会,给生命扎根的时间。

  静而不语,人生需要默默修行,才能达到至高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