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国学与传统文化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6)】

2017-06-05  本文已影响157人  大珊老师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6)】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6)】

                徐爱录 【4】

【原文】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①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②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注释]

①温凊(qìng)定省:语出《礼记·曲礼上》,是古代孝子的行为标准。温,冬天让父母温暖;凊,夏天让父母凉快;定,夜里让父母睡得安稳;省,早上向父母问安。

②“孝子”句:语出《礼记·祭义》。

[译文]

徐爱说:“听了先生这番话,我觉得获益匪浅。但以前的旧说仍然纠缠于胸,没有完全去除。例如事父,那些嘘寒问暖、早晚请安的细节,不也需要讲求吗?”

先生说:“怎能不讲求?但要分清主次,在自己心中去私欲、存天理的前提下去讲求。比如讲究冬温,只要是尽心去尽孝,就怕有个私心杂念去做;讲究夏清,也只是要尽心之孝,就怕有一丝一毫的私欲夹杂。所以凡事讲究就是要讲究内心的纯洁。如果己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但这颗孝心必是至诚至敬的。有了这诚孝的心,就好比有了根本,比如树木,心为根,许多的事情为枝叶,有根才有枝叶,不是先寻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上说:‘有深爱的孝子,一定有和气;有和气的人,一定有愉悦的心情和脸色;有愉悦心情和脸色的人,一定有美丽的容貌。’必须有深爱之心作为根本,便自然会这样了。”

[解读]

这里弟子徐爱就具体的行为对“心即是理”提出质疑,提问是不是有这份心就不需要一些具体的行为了呢?王阳明就“心”与“行”的问题作出了探讨,要求对方要认清主次。从具体的行为去追求的孝心,是无根之树,难以常保,时间长了便会枝枯叶败,毫无生气。真正的孝心发自心性的本源,根深则叶茂,叶茂则色荣,有了这份心,才会有与之相应的言行表现出来。

孔子讲孝,最基本的一条是什么呢?是除了生病以外,没有任何事让父母操心。生病没办法,你生病了,父母要担心,这也没办法。但除此之外,任何事情,工作、婚姻,都不能让父母操心。所以讲孝,首先不是你能为父母做什么,而是你把自己搞定,别让父母操心,这是孔子定的标准。

那孝,最难的是什么呢?孔子说,是“色难”,你自己的脸色最难!你也做了很多孝敬的事啊,但是老人家啰嗦,好多事他也不懂,跟你碎碎念,你就烦啊,一烦,脸上就表现出来了。这就是王阳明引用《礼记》上说的,没有深爱做根,,自己的心,对父母的深爱还不够。

最后总结一下,什么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说:吃饭是天理,想要美食就是人欲。就今天王阳明的话理我们可以总结说:孝敬父母是天理,想做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就是人欲。放弃人欲,就不要去想我要做个孝子,而是把所有的关心,放在父母身上,只留下这天理,那一切孝行自然生发出来了。

引申到工作上,什么叫“存天理,灭人欲”?老想着自己怎么能成功富贵,就是人欲。心里时时刻刻装着顾客和员工,就是天理。

和客户合作,你希望合作成功,收款顺利,这是人欲;你希望以道事君,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天理。当天理与人欲冲突时,应灭人欲而存天理,宁肯失去合作机会,也不将错就错。这就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说的“不明知有害而为之”,就是谷歌的“不作恶”,就是给客户他需要的,不是他想要的。”

我们不能成功,就是因为在我如何能成功上想得太多,在我到底能为顾客,为员工,为社会,为别人做什么上想得太少。这样我们就理解了稻盛和夫说的“利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