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呕心沥血之教师
今天看到写作群一位群友打卡的文章《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不小心触动了我这位在岳阳一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老教师”敏感的神经,一个强烈的念头闪过脑际——我不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亦不做一本正经、语重心长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夫子,更不做俯首甘为孺子牛、呕心沥血牺牲自我的教书匠。
我只做一个醉心于美好教育之中不亦乐乎的中职教育工作者。
我不认为我从事教育事业就多么的高尚与伟大,它是我的职业和生存方式,理应去做每一件教育工作者该做的事。但是,我如果仅仅把教育当成我的生存手段,那将不可避免的带来“审美疲劳”和为他人服务的无奈。事实上,教育是我生命体验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我自主自愿的一种选择,我想要让我的生命和我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流经,并获得变化!我希望这样的流经是快乐的,这样的变化是向上向美的!我觉得,唯有如此,教育之于我才有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的教育”对应的是“学生的学习”。这是两件事,但又是融为一体的一件事,它是同时存在的同一个体验过程。追寻“教育之乐”,必然离不开对“学习之乐”的创造。所以我向往的是,教师的教育体验是快乐的,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是快乐的!当然,这种快乐的体验是灵魂层面的,而非感官的,是高级的,而非低俗的!
所以,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咨询室里,我努力尝试着……
做一个真实的纯粹的美好的快乐的自己。
做一个积极的看见者,看见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行为,看见他们每一个无论好坏的行为背后的潜意识里的积极动机。
做一个无条件接纳的倾听者,听他们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听他们话语中流溢出来的情绪情感,听他们言语背后的诉求。
做一个坦诚的分享者,以平等平和的态度去告诉他们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惑。
学生见我,不是肃然起敬,而是心悦诚服;不是紧张害怕,而是尊重礼遇;不是厌烦无奈,而是充满期待;不是跟随我,而是与我同行;不是仰望敬畏进而远离我,而是欣赏好奇进而青睐我;不是一味盲目的向我索要知识,而是热切渴望与我一起去往精神领地淘金掘玉。
我见学生,没有担心、焦虑、无奈和鄙视,只有欢欣、喜爱、欣赏、好奇、理解、信任与谦恭。
唯如此,方得教育之美、教育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