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什么是适应这个社会的最好方式
前段时间,一朋友向我吐槽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本质上就是内卷时代带来的内耗。
有位导师曾告诉我,听他人的故事,可以悟自己的人生。他说,不要认为别人的吐槽是一种倾倒情绪垃圾的方式,生活中时时有学问,处处有学问,你要抓大放小。
我若有所思。大,是格局、洞察、悟性。小,是细微、细致、琐碎。
常听人说这个时代越来越内卷。的确,社会资源有限,优质的社会资源更是稀缺。求学,找工作,找对象,看病求医,甚至连买个墓地都很卷。真是活不起也死不得!
一段时间里,面对内卷我也曾陷入迷茫和痛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犹豫过、迟疑过、彷徨过。朋友宽慰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小部分人一生顺遂,高开高走;大多还是像你我这般的平凡人,低开高走、高开低走、低开低走是人生常态,每个人的那片小天地里或多或少都有阴影投射进来。
躺平,是应对内卷时代的正确方式吗?吴军博士在《元智慧》这本书中指出,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等一些其他国家,内卷同样不可避免,似乎正成为一种“时代病”。社会越发展,内卷越严重。20世纪20年代美国进入柯立芝繁荣,就在这样一个全面繁荣的时代,许多美国年轻人陷入了迷惘。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年轻人对社会不满,其实不是因为社会太糟糕,而是因为社会太好了,物质条件的丰盛,反而让一些年轻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看来美国比我们更早进入内卷。
吴军博士还告诉我们,在美国内卷时代,有一部分年轻人“躺”了一阵后,发现没法继续“躺”下去,就还是回到社会合作之中了,这部分人后来在社会发展中都有着大大小小的作为。而有一部分人一直“躺”到了现在,成为社会的“流浪汉”。
一个人躺久了,可能站不起来;一个社会躺久了,可能就再也不会有可以让人躺的资源了。
面对这个内卷社会,跨越式成长是我们适应这个社会的最好方式。
《跨越式成长》这本书中提到,跨越式成长的本质是思维的转换。作者从一个数学“学渣”通过跨越式成长不仅顺利通过数学考试,甚至变为数学教授。
如果你真的愿意努力去尝试,努力去做,没有什么事是你自己学不会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脱胎换骨,每一个人都可以长成一个你过去想象不到的人。
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以学历增长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力。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历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我们有多少是真正能用到现代职场和社会中去呢?今后社会需要的将是非传统教育,注重终身学习,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我们要的是一个能实实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或者眼高手低的所谓的人才。
与我国传统学习教育不同的是,新加坡更加注重培养π型人才,这是提升人才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应对所有职场危机和中年危机的关键。π比T多一条腿,有两个技能,有两个足够深入的技能。一种技能与工作相关,另外一种与激情相关。孔子就是这样一种人才:一方面他当官做领导,中都宰、大司寇;另一方面他是一位教书先生。邦有道他就出来做官,邦无道他就回去教书,进退自如,保持两条腿走路,既稳当又快乐。
始终保持一种进攻的态势,寻找到适合每个人自身特点的跨越式成长之路,不断地丰富自己、精进自己、迭代自己,进行思维转换,相信相信的力量,就一定能在这个不确定的内卷时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口,始终保持向上生长的力量。
成长是场无限游戏,祝你一路打怪升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