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遗凡人闲文!傅申1980。【爱心小岛·文海晨光】专题

勤俭持家的老一辈

2022-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暄寒

老一辈人都有勤俭持家的习惯。像我这样的七零后对此深有体会,虽然在许多事情上持有不同看法,但心底里对老一辈的做法还是无比佩服和认可的。

这个周末,因为岳母74岁生日,全家都回去了一趟。因为是临时起意,生日本来是周一,因为大家都有工作,回去的话又要请假,所以就赶着头一天回家聚聚。

爱人跟孩子的大舅、大姨打了招呼,三家统一了思想,就开始张罗着订蛋糕、买礼物,同时把酒菜也都一并买好,省得回去再收拾了。

岳父岳母听说我们都回去,也是非常的高兴。特别是岳父,原本刚刚自斟自饮了两盅,听说我们要去,高兴地又拿出了两瓶好酒。

沿途地里的麦子基本上都已经收割完了,只留下两砟高的麦茬在地里,一眼望去,黄土地上一片干枯的灰白。

进村的村道上有的地方还晾晒着麦秸或者麦粒,那应该是小块地自己人工收割的,只能靠汽车碾压脱粒。不过,在马路上晾晒粮食终归是危险的,这几年已经明令禁止了。

远远的看到岳父站在门口的马路边张望,看到我的车,喜笑颜开的同时,开始指挥着我把车停好。这时候,岳母也循声从家里出来,腰里系着围裙,走路的利索劲儿完全看不出74岁的年龄。

进门的过道里,连带着院子里,都堆满了“葶子麦”,就是一种第一节麦秆特别长的麦子品种,北方农村用来“掐辫子”编制草帽等编织品。

麦秆草编

岳父家里的几亩地承包给别人已经有几年了,按说家里已经没有麦子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岳母专门要来“掐辫子”用的,她勤劳惯了,一直闲不住。前几年冬天在城里住着,还专门带着几大包“葶子”,每天早中晚空闲时总要“掐”上一会儿。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能从沙发、桌子下打扫出一大堆剪下来的“麦秆头”。

切了蛋糕,吹了蜡烛,酒桌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声中尽是家和万事兴的幸福味道。

看孩子们带了这么多菜,又是买蛋糕,又是送礼物,岳母少不了又要唠叨几句。但等到穿上儿女买的新衣新鞋,那种喜悦满足溢于言表。

席间,先是岳母告岳父的状:“看着满院子的麦子,吓坏了——装牙疼,不干活。”说实话,岳父早年一直做生意,农活已经多年没碰过了。这会儿再让他干,肯定耍不来。

后来岳父也说话了:“天生劳碌命,年年因为弄‘葶子麦’累得生场病,今年还是不服老,弄的满院子都是。”岳父说着脸涨的通红,缓了一下又接着说:“这还不算,这两天又开始下地捡麦穗了,每天早上四点天不明就起。”

这会儿,岳母也不争辩,只是用手指着岳父笑着说:“你啊……你啊……就是懒。”

看着老人家斗嘴,几个晚辈忍俊不禁,只是劝他们保重身体,千万别累着自个儿。

九岁的儿子自顾跟大他一轮的表哥打闹,大人们说的这些,他大概压根儿听不太懂。

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给娘打电话,娘在电话里说:“拉麦子的价格又涨了,去年一车30,今年要40块,拉了3车。加上收割机每亩70块钱,五亩麦子拉到家,就已经出去了将近500块了。”

我跟娘说:“该花的钱要花,毕竟年岁大了,出力的活少干。”娘说:“你挣钱也不容易,能省着点儿花就省着点儿。”

她老人家哪知道,现在的500块钱,还买不了一瓶酒,一顿饭就花去上千块。因为各种应酬,各种网购,花出去的又何止这些。

如今,疫情下的生活愈发艰难,“过紧日子”成了全社会的共识。想来老一辈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还是不能丢。

只不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的年轻一代,在勤俭持家的道路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用老一辈的话来说:“只有原来过过苦日子穷日子,才能过现在的紧日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