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想法河南教师读书会

也谈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

2022-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布衣ysy

所学

中原名师李朋云工作室组织老师们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业委员会2022年第一届全国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旨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我的理解是通过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上午上完课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内容梳理如下:

一、为什么要重视跨学科实践?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主编赵占良从教材编写的视角给我们做了如下解释:

从国家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教育层面来看,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具有鲜明的战略价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

从课程层面看,自然科学课程中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对干培养创新型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是分学科的,学生习惯于用一个学科所学知识来完成本学科的解题任务,通过做本学科的题目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的(不分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进行跨学科实践。

从知识学习角度看,学生需要将所学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纵横衔接贯通的知识结构,跨学科实践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通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看,知识创新往往产生于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跨学科实践给予学生广阔的创意创新空间,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部跨学科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院长杨碧君则认为:以往的学科实践活动主要指依托于某一科国家课程,突出实践、强调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基于学科思维和方法,开展具有实践属性的教与学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比较单一。而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统整,所有学科围绕同一主题组织教学,各个学科相互融合,最终达成或超越原课程设置目标的主题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就比较丰富。

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黄小平老师的观点就是:跨学科学习是课程与生活结合的必然,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更是知识平民化与人才创新的必然。

二、如何进行跨学科实践?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黄小平老师给了四条建议:

1.目标上  要基于课程标准,凸显学科特质。

2. 设计上  要强化主题统领,优化课程结构。

3.实施上  要注重学科实践,创新课堂教学。

4.保障上  要关注协同教学,变革组织文化。

黄小平的报告虽然很短,却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跨学科实践活动不能只追求有趣,更要追求有用,我们要做有意义的跨学科实践。由于跨学科实践活动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相互协调,这就需要学校层面关注协同教学,打破原有的学科教研组界限,变革成为学术教研组。

所思

下午我们又线上观摩了五年级下册|北京版英语教材Unit 3 Lesson 11 一节跨学科学习展示课。授课教师为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卢迪茜老师,她围绕种子的旅行这节课进行了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展示。

这是一节很成功的展示课,老师用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What are seeds?  What happened to the seeds? How do seeds travel? Why do seeds travel in different ways ?

Why do coconut seeds travel in water? Why do plants want to hide their seeds in something yummy? 

她的课跨学科实践体现在哪里呢?

教学过程中很多关于生物学的知识,这是跨了生物学科。用来解释有些种子需要通过动物的粪便和排泄物来旅行,她使用了视频展示,椰子种子通过水旅行也是用了视频展示,这是跨了信息技术学科。在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或者实验的方式来演示种子的旅行的因果,这是跨了劳动技术这个学科,或者还有自然科学学科。

听完专家讲座和卢老师的展示课,我觉得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难度实在太大

从教师层面:首先需要教师本人有跨学科授课的意识,教师才能在教学设计上做出改变。其次,跨学科学习还需要教师具备所跨学科的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可能就出现一些知识错误。最后,跨学科学习实践还需要和其他学科老师的配合。毕竟术业有专攻,如果跨学科,就需要和其他学科教师形成合力。这些都具备的情况下,你还要有时间上的保障,毕竟学校的课时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有限的课时都奉献给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

从学生层面:跨学科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他们要熟悉英语学科知识,另外他们还要熟悉英语学科要跨的学科知识,最后还要用英语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知识的要求更高,对单词的储备要求也高。但是事实上,三四线小城市的学生和广大农村学校的学生在这方面真的是能力有限。

所行

跨学科实践活动在我看来困难重重,但也不是没有实践的可能。我觉得跨学科主题实践重在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思维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跨学科主题活动重在挖掘活动背后的育人价值,所以我们需要为跨学科主题活动先创设情境,搭好支架,并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达到问题解决。

比如我和我的团队做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基于中秋节这个活动,我们设计的活动有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故事的展演,绘制英语手抄报,做采访并做成视频等等。其实这个活动就跨了语文学科,历史学科,美术学科、音乐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所有这些活动都在活动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其铺垫的知识做了梳理,才有了后来学生的输出。由于这些活动往往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完成的,占用的都是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如果仅靠课堂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而且我的课程设计也没有形成很好的结构,操作上还是很肤浅,不够深入。

现在教学上的新名词太多,简直让人应接不暇,单元整体教学还没有搞明白,又来了一个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我今天才知道还有STEM,我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就像信息技术一样,可能它已经走到了3.0,4.0甚至5.0,而我这个暑假才搞定2.0的培训,还有很多没有弄明白的东西。我们总是这样被时代的大潮裹挟着前进,让我觉得有些紧张和焦虑。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觉得了解一些前沿理论很有必要,但一定要脚踏实地、练好课堂基本功!教学提升之路,道长且阻,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提高!就这样且学、且悟、且思、且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