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男人一样赚钱,像女人一样理财

01 无财可理,是因为不会赚钱
我的文章《所有创业者应上的3堂理财课》后面一个叫“我天啊”的读者留言:“弱弱的问一句,你有体会过学习理财之后无财可理的感觉吗?”其实,正在学理财,或者学完理财的人,大体都会有这种饥饿感。似乎看到了遍地黄金而无力捡拾,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机会随风而去。
正好昨天下午带着几个朋友去听了一个上市公司定增项目说明会,总体感觉机会非常不错,风险也可控,但门槛比较高,投资起点300万。几个朋友会后感叹:钱到用时方恨少。大家深刻体会到“我天啊”的感受:无财可理。
大多数月光族的人,不是因为太会花钱,生活无度。真正的原因是赚钱太少。虽然无论资金多少,都可以开始理财,但是每个月几百千把的强制储蓄,再高的回报率,也提不起很大的兴趣,因为依靠这个路径很难走向真正的财务自由。
要走出“无财可理”困境,首先要学会赚钱,赚足够多的钱。
02 像男人一样赚钱
最近参加理财班的学习,发现女性学员占大多数,估计大概占70-80%。我就在想,难道男人不需要理财?这些这里面有什么逻辑吗?
在福布斯公布的2017年中国富豪榜上,前10位无一例外是男人。这是否说明一个问题,男人的天性就是有更大的勇气和压力承受能力去创业、去冒险,男人的天职就是去赚钱,赚取第一桶金。
弗兰克老师刚刚发了一篇文章《大多数人焦虑,都是因为赚钱太少》,文章后一位读者的留言还是很经典:“年轻人最大的修行就是赚钱啊”。其实,我想说的是,男人最大的修行就是去赚钱。所以,缓解焦虑的唯一出路,就是学会像男人一样赚钱。
虽然在同一个城市,每个人的消费差距不会太大,但每个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巨大。有人年薪10万,有人年薪100万,他们的世界也完全是不一样的世界。
如何实现从10到100的跨越呢?我不谈鸡汤,也不谈努力,仅谈一下行业选择。
可以参照的数据是2015年中国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软件信息技术业、科研技术服务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1.81倍和1.44倍,是工资最低行业的3-4倍。例如,在金融行业工作4-5年后,年薪50万左右是非常正常的标准。

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榜,排在前十的有50%是金融企业和地产企业,说明金融、地产两个行业整体薪酬非常高。
这两个数据说的是:男怕入错行。同样的努力、同样的优秀,不同行业赚的钱也完全不一样的。
像男人一样赚钱,就是先选对行业。学会选择,比起鸡汤、技能和努力更有力量。
03 像女人一样理财
《深圳商报》曾经做了一个关于男女对风险认识的调查,并发文《善于精打细算,女性理财比男性技高一筹》。文章认为,含糊不清的信息会让92%的女性降低投资信心提升风险意识,而男性比例只有69%。说明在投资理财领域,女人的风险意识比男人强。
一位叫“大漠韵英”的作者专门撰文,总结了女人相对于男人更善于理财的几大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女人风险意识强(男人爱冒险);女人倾向多听他人意见(男人多自信);女人更关注细节(男人粗枝大叶);女人可以利用直觉(男人只相信分析)。这个总结,把男女个性差别决定社会分工不同说透特了。
昨天看了三公子的文章《一次总价100万的实验》,看到她自选投资品前几个投资品年初至今的回报率都超过了100%,最高达到了208%,有点叹为观止的惊奇。三公子从零开始,5年实现了自己第一个100万梦想,她强制储蓄、专业知识学习实现人生梦想的经历,也许正是女人天性淋漓尽致发挥的最好诠释了。

像女人一样理财,就是要像女人一样精打细算,记账、强制储蓄、学习理财专业知识、强化风险意识、长期坚持不懈。
种一颗摇钱树,还要一个聚宝盆。像男人一样赚钱,就是摇钱树;像女人一样理财,就是聚宝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