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服人,以情动人
《寻李白》
——余光中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长安却
余光中老先生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而之所以在众多篇目里选择这首,是因为这算是我入坑的一首诗。当时,一首《寻李白》,让我打破了对余光中先生还停留在《乡愁》上的印象,惊喜之余索性了解了一下,发现他的诗很多变,或荡气回肠,或婉约细腻。其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几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成为了学生们摘抄本上常存的一句经典。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其余皆是第三只手。对于余光中来说,诗——才是他最重视的,真正最喜欢的。他著有著名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听听那冷雨》,而他将第一部散文冠名《左手的缪斯》以彰显诗为正果,散文则是副业,而评论、翻译等,为余事,皆隶属第三只手。梁实秋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他自己也曾戏言:“写诗,是为了自娱;写散文,为了娱人;写批评,尤其是写序,为了娱友;翻译,是为了娱妻,因为翻译的工作平稳,收入可靠,而这四样东西的版权将来正好分给四个女儿。”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 ,于2017年12月14日因病逝世,享年90岁。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余光中先生的离开,对两岸乃至世界,都是无比悲痛的。他一生期盼着回到祖国怀抱,他半辈愿望着两岸关系统一,他对国家的感情一分不减,反而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深。在台湾和国外流连往返数年,终在1995年回到内地,受厦门大学邀请,返校演讲并颁赠客座教授,这才结束了半生漂泊。
“你带笑的向我走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以诗服人、以情动人、以德示人、以礼得人,世人缅怀他,无论炎旱或是风雪,无论大陆或是台湾,他永远令人敬重,却无法被人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