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察隅——灵魂栖息的归处
文/张又一
人各有命,上天注定,脚下的路通往何处,会碰到何人无从得知。
从墨脱出发,一路颠簸,车子在行经然乌镇时还是出了问题。原本计划要赶到昌都,不得已只能改道察隅。
这意料之外的地方就像一幅绝世画卷缓缓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对未知的察隅充满了好奇。从未想能够来到此地,但就是命运的巧合下,察隅在我的心底种下一颗种子,让我的灵魂从此有了安放的归乡。
驱车翻过德姆拉山时,海拔已经上升到五千米的高度。德姆拉山的山顶不同于南迦巴瓦峰直刺苍穹的锋锐,倘若无人告知,我一直认为我置身的德姆拉山的山顶是一片荒芜的草原,好长时间我们都在山顶的位置盘绕。
【游记】察隅——灵魂栖息的归处摇下车窗,一片片雪花飘进车内落在我身上化作水滴打湿衣襟,我望着青黄色的山顶,乌青色的沥青路就像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巨蟒缠绕着德姆拉山。听人说,德姆拉山在冬日的积雪高达几米,车辆通行完全就要靠人力去挖掘公路,公路上竖起的一个个铁杆,就是为了让行人辨清公路的位置,否则,一招不慎,万丈深渊就张着血盆大口等着失足的人。
因为车子的原因,我们很害怕抛锚在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山上过夜,恐怕很难熬过去。庆幸车子最终安全下山,当我们看到渐渐有房屋出现的时候,我们都长长的舒了口气。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人民已经显出巨大的实惠。据了解,每年在西部援建的干部有几十万,对口帮扶,精准扶贫,这些国家政策使察隅这个曾经大山深处无人知晓的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住上新房,通电通水通电话,公路桥梁建设将察隅与外界相贯通。
望着展现在自己面前一片田园牧歌的风光,我真的为自己生为中国人感到骄傲。
【游记】察隅——灵魂栖息的归处沿着察隅河,我们南下,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或者湍流的河水,再加上已经下了一天的暴雨,车子只能降低速度,缓慢前行。
这一段路,海拔在缓慢的降低,察隅的海拔在两千三百米左右,与仅有八百米海拔的墨脱相比,这里空气中弥漫的寒意都侵入骨髓,急骤的暴雨模糊了窗外的景色,夜色渐渐的倾覆而来,手机没有任何信号,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察隅,一种对未知的惶恐又涌上心头。
灯光,是灯光,我远远的看见在远处大山的峡谷地段漏出了星星点点的灯光,察隅,我们到了!
进了县城,看着街头撑伞来往的行人,那种在大山深处突然回到人群之中的落差感,让人恍若隔世一般。
察隅的县城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两三条街道,二三十分钟从县城的这头走到那头,不过随处可见的就是在兴建土木的工地,一片欣欣向荣的建设场景。再过几年,我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想一定会大变模样。
城小人少,没有大城市的喧器嘈杂,没有大城市快步疾行,察隅的人们生活节奏缓慢有序,就连城市的年轻人都习惯性的坐在向阳的地方闭眼沐浴阳光。
【游记】察隅——灵魂栖息的归处清晨的薄雾在山峦间飘荡,各色的鸟儿起承转合灵动的吟唱,伴着轰隆隆的江水从睡梦中醒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舟车劳顿的疲惫闲散殆尽。小小的广场上,所有的人围成一圈,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锅庄,里面也不乏在此地定居的内地人,大家都是欢声笑语,遇见认识的朋友,停下来闲聊两句,一切都是那么惬意舒适。
察隅这个地方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察隅人们家家户户的家中都摆放着毛主席的画像。在这点上,我去过的地方没有一个能与察隅相提并论,这里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我非常钦佩,也对察隅的人们表示尊敬。
僜人,这未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登记造册的民族,只因他们的人口数量太少了,发展至今,也仅仅有一千多人。我见过僜人,主要还是从服饰判断,僜人的女性多是带着如同长鼓的银质长耳环,头顶护额,男的头上则盘着长长的黑帕。之所以称僜人是一个民族,是因为僜人也存在自己一系列整套的文化传承。
如果问现在的我讲愿不愿在察隅生活,我可能不会作答,年轻的我们总是向往大都市的灯火酒绿,车水马龙,一身虎胆,敢打敢闯毫不畏惧,等到老后,遍体鳞伤的斗者已经无力对抗,我会回到这个地方,将自己的灵魂安放在这归乡,就在大山深处,一人舔舐伤口。
沿江而行,立于桥头,望着脚下江水,我自己怔怔的出神。察隅究竟是前世来过,今生复回?还是今生而来,留下印记,来世再寻?我想不通,也不愿意再想。
暮色降临,我朝着中队的方向漫步走回去,明日即将离开,我要做些准备,下次还会回来吗?
起风了,且听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