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古人对写文章是极为认真的,不经千锤百炼,不愿轻易示人,以免落下疏漏,被后人诟病。
这就像娱乐界的明星,每次出场都要精心设计打扮,以免影响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虽然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除了对诗仙才华的高度敬仰之外,更多是表达崇拜之情的夸张。
历数古代名家大儒,无不抱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谦恭谨慎,对自己的文章反复锤炼,以期尽善尽美。
上述两句诗出自杜甫《题偶》,前四句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意思是写诗做文章都是千古之事,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各位作者都是不同地位的人,怎么可以置身后名声不顾呢?
《红楼梦》之所以列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因为曹雪芹下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功夫。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家孰知的唐朝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就是经典案例。
贾岛骑着毛驴外出,在路上一面走,一面作诗,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反复地吟诵这两句诗,还用手做着推敲的姿势,是“推门”好呢,还是“敲门”好呢,他一时定不下来。
结果一头撞到了韩愈的仪仗队里。这可是大罪,韩愈知道原委后不仅仅没有责备贾岛,反而笑着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啊!”
当然贾岛还有“还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名句,无不体现出对文章反复斟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近乎自虐的态度。
“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已经够厉害了吧!今天听熊逸老师讲《资治通鉴》,见识了更厉害的。
宋代大儒朱熹当初编写《通鉴纲目》,总是边写边改,改完再改,虽然早在宋孝宗乾道八年《通鉴纲目》就已经完稿了,但朱熹并没有拿去刊印出版,而是拿出完美主义者的姿态继续修改,这一改就改了30年。自己改不动了,又拜托弟子帮着改,直到朱熹已经去世19年了,《通鉴纲目》才由弟子李方子在泉州首次刻版印刷。
前后历经近五十年啊,这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著书立说的使命感和严谨态度,我们只有唏嘘不已、高山仰止的份儿了。
所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是客观规律。学习写作,就要有这种精神。
当然,日更不在此列,日更是练习簿,不是正式作业,更不是著书立说。想到这一层,就有按下发布键的勇气。
但是,培养自己严谨的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