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三峡》的几道题

2024-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逍遥洪七公

三峡(节选)

(2023 · 重庆江津二中等十校期中)

总  分:15分

建议用时:17分

难   度:★★☆

视频与课件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略无阙处

查阅词典:①欠缺;②亏损;③同“缺”,空隙、 缺口 

(1)阙:  通“缺” ,空隙,缺口         

不见曦月

联系语境:可联系上文的“亭午夜分”进行合 理翻译 

(2)曦:     太阳       

沿溯阻绝

关联教材: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蒹葭》)

(3)溯:  逆流而上          

素湍绿潭 , 回清 倒影 

联系成语:银妆素裹

(4)素:  白色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D。

A.《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他撰写了著名的《水经注》。

B.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第一部分 文言文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第1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2段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有侧面描写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者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4分)

【链接材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 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 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 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 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 之不散,亦可异也。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雄奇险拔,

高,奇,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