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在古代手工业重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项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技术。其基本工艺为:以瓷石或高岭土为原料,做成瓷器的坯子,这样的坯体坚硬耐用,并且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做成各种形状;高温烧制后,瓷器胎上附着的釉能够与胎紧密结合,这样瓷器的表面就光滑如玉,污物及水分难以渗入,便于清洗。瓷器成本低廉,东汉后,很快取代金、银、铜、木等材质制成的器物,成为了饮食用具的主流。
瓷器胎骨坚实,釉面晶莹剔透,能进行刻、划、剔、贴、镂、雕、上色釉、彩绘等多种技法的美化,这让瓷器具备了装饰的效用。瓷器具备如此多良好的属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诞生起就发展很快,不仅传遍华夏大地,而且传播到了国外。瓷器在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各种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烧制陶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材料,提高烧造技术。瓷器是在积累了丰富的制陶经验后完成的一次质的飞跃。陶器与瓷器有很多相似点,但两者在质地、烧造和使用上的差异也是非常多的。
原料:陶器与瓷器存在着原料上的差异。陶器是用黏土制坯,烧成后一般呈现原料的质地。而瓷器的材料是瓷石或高岭土。
温度:陶器的烧成温度为600-1200摄氏度,有600摄氏度的浮动空间,烧成温度范围较大。陶器有低温陶和高温陶之分。陶器是由黏土制成的,烧制温度哪怕高达1200摄氏度也不可能为瓷器。而瓷器烧成温度多在1300摄氏度以上,跟陶器有着天壤之别。
坚硬度等属性:受烧制温度的影响,陶器坯体分为为不安全烧结和完全烧结,陶器吸水率、气孔率等都相对较高,强度很低,化学稳定性较低,敲击时声响低沉。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强度一般高于陶器,吸水率、气孔率低,用手轻轻敲击时发生清脆的声响。
透明度:陶器没有透明度,再薄的坯体也不会透明。而瓷器胎体有透明、半透明的特点。
釉: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两种。低温烧成时,挂釉的陶器釉料会发生熔融。瓷器大都施釉,胎体上施釉后经一次高温烧成。后来,由于科技水平的进步,将彩绘工艺运用到瓷器中,这种工艺一般应用在施釉前后的胎上或高温烧成的釉胎上,后者完成彩绘后,需要二次入窑,一般经低温烧制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