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需要读那么多书吗

2020-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鏖战江湖

从小到大,从老师到父母到整个社会,我们都被灌输要多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已是耳熟能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也是见诸于各大课本;整个社会都在一边倒地鼔吹读书,真实地情况呢?

那些鼔吹读书的老师,自己一年可能两三本书都没读到;遍地的读书app尽是些“灵异武尊”,“娇妻总裁”、“神龙武者”之类垃圾小说;尽管有些app(如得到,知乎等)各类各科琳琅满目,不过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各种问答,稀奇古怪,有些问题本身都是从未经过思考,或本身无关痛痒无关紧要(如有人问家庭多少钱才算得上富二代)。

以前读书匮乏的时候,资源条件不足,人们常常借书以读;我小时候和一群伙伴为了探讨一个问题,经常要跑几里甚至十几里外去借书,逢谁家有书,逮住就看(大部分质量都不错,因为缺所以都是好书);现在各种各样的书籍遍地都是,人们却只感兴趣于“娇妻总裁”之类,优秀永恒的经典却很少人问津!

所以书多了,反而不读书或者不读好书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与此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爱学习的人流连于“得到”“知乎”“樊登读书会”,拼命地接受各种各样的知识,似乎是在采百家之长。这究竟是被动还是主动,是吸收消化了还是全部囫囵吞枣照单全收了呢?我曾经也一样流连于这些高大上的app,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听完,然后才心满意足地去上班。听这些大家各种讲解的过程中好不过瘾,每天似乎沉浸在高级知识的海洋中有一种优越感,每天跟别人谈论都让人觉得自己很有学问。熟不知这些经过加工过的精华,大多阅读者来不及审视,只是为获取精华而读精华了。精华当中的精华,精华到极致不就是糟粕吗?

现代人都很忙,忙到连读一本书都需要别人代替你去读;忙到去吸收书中的精华都需要别人替你总结;忙到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需要别人替你选好。哪还有时间去思考呢?苏格拉底说“未经过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那么“未经过审视的书籍”难道不是不值得一读呢?现代人最缺的或许不是知识,而是思考。

普通人沉迷于读书、看报像个黑洞一样贪心的获取知识,形成所知障!高人沉迷于反省内观,研究自己和自己对话,找到真实的自我,从而知道每个人自我的本质真相,瞬间看懂所有人,知道全是自己的化身!

古人读书是过于“专精而不够“广博”,今天的人读书是过于“广博”而不够“精专”,今天的人资讯这么发答又哪里缺知识呢?现代人不妨学学古人,专精专攻于一个领域读书,其他的书看一眼大概知道或许就够了。不要怕错过可惜浪费,把书中的智慧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做出成就难道不比那“锦绣文章”更加有价值更加可贵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