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地图

第一章 想有就能有?

2017-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同心旅者

从第一章开始,每一章的内容都会对《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一整章的解读,同时提供相应的可实践性小技巧。每一章的结尾,都会方法论的总结。

好了,事不宜迟,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章的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第一句话其实简单点理解,我们抛开其中文学华锦的外套,可以直接理解为:大道,也就是真理(人背后的觉知或是灵性真相),是不能用言语来传达的。

那么什么是大道,什么是真理?

真理的“体悟”是不能用言语传达的。

所以才会说:“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永恒不变)的大道了。”

佛语也有云:“不可说”,也就是真理只能通过自行证知,而不可能言语传达。

但如果非要从字面的意思解析,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说:“真正的大道”在佛教被称“极乐世界”或三摩地,信奉耶稣的信徒则称为“天堂”,在新时代灵性中,这道则被称“开悟”“觉醒”“新世界”。

看到这里,有人就开始疑问,极乐世界是什么?天堂又是如何的?所以为什么说,道可道非恒道之后是:“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也就是说,说出来的,我们只能看到“理论”,而没有证知。

证知,就是通过亲身感悟而去证实。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不是吗?

譬如我们看了一本教人怎么开车的书,看完我们就会开车吗?非也,我们只能通过自己实践,才能掌握这门开车的技术。而开车的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而我们已经证知的存在。

至于真理,这世间证知的人并不多,所以一旦用言语将它说出来的话,要知道,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句话可能会有一千种看法,所以即便是最准确讲述真理的言语,也可能被一千种不同的思想瓦解。

综上所述,“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虽然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言语传达,但传达的始终只是表面理论,而不是我们永远都能掌握的“证知”。

说到这里,道德经的第一句话说并不是非要让往那“不可言”的“真理”上冲,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实践上,我们应当明白:

无论是那“大道”还是我们在学的、看到、读的东西中,我们要将字面的“理论”实践出来,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其变成自己这一生都具备的“能力”(恒道)。

要知道,真正的技艺不是靠嘴说出来的,但也不是光靠行动就做得出来的,而是“理论+实践”,试想一下,我们根本不晓得“大道”的修行方法或者某门技术的学习方式,然后就盲目进修,结果只会自讨苦吃。

“无”,名天地之始;

同样的,我们抛开其中文学华锦的外套,简单点来说:

就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所以“无”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开始,进一步说。“无”甚至是这个世界目前的状态,而且未来也是如此。

你也许会说,无不正是虚无,好,就当这个世界一开始是“无”的,那么现如今世间的事物不都在那吗?要如何解释说那是“无”。

其实,这个问题要剖析到底,就完全关乎到那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大道”了。

但其实,就算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能量组成的,而如果你在显微镜下无限放大能量颗粒,到最后你会发现能量中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

再者,在自我探索的方面,如果你逮住一件事物或者一个问题,一直问到底,你也会发现,一个问题问到最后根本就没有答案。

比如说我们问:

天是怎么来的?自然形成的。自然是怎么来的?很多人自问到这里就顿住了,而就算你答得出自然是怎么形成的,自然背后的答案又是什么呢?在那答案之后的又是什么呢?

你可能觉得这样问下去毫无意义,因为我们一旦在有形的世界里去寻找,最后肯定是: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就是无。若是我们在无形的世界里找,我们会发现,答案就在我们心里。

那么自然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的心里来的:比如说我们的心认为自然是存在的,所以自然就这么存在了啊。相由心生,外在的一切都来自我们内在的反应。(如果你心里压根不知道有一样东西存在时,你会有想知道它怎么来的疑问吗?)

这也许听起来很玄,但在我看来,这却是老子写出下一句话的根据。

“有”,名万物之母。

正如前面提到的,无论你同意与否,我们姑且这么说:

自然是怎么来的?我们内心所认为而来的。那么读懂这句话就变得简单多了,“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认 为有,所以事物是存在的。”

我们的心灵,就是“无”本身。

而当我们的心说:“有”某物的时候,我们开始认为这个世界有某物了。这个“有”本身就是一种类似“神创造世界”般的奇妙,所以为什么说“有”是万物之母呢?

首先我们认为“有”某某东西的存在,然后某某东西就开始被我们的心认为是存在的了。

譬如,你是生下来就知道1+1=2的吗?我们是先知道“有”数学这门法则,然后我们才“知道”的。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的“无”,到我们认为有“自然”,于是我们见证了自然是存在的,有“天”于是我们见证天是存在的,有“爱情”于是我们见证了爱情是存在的。

这咋听起来可能很离谱,只因你的头脑想不通这其中的逻辑。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

你有事业,你有房子,你有车子,你有钱,你有思想,你有过去,你有未来……

那么,当你去掉所有“有”之后的附加事物时,你是谁?是无。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头脑开始有些转不过来啦~放轻松点,我们说点实践方面的吧。

其实懂得举一反三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既然我们的心说有的东西,就是有的,那么是不是我们说:我有钱。然后我就会有钱了?

确实是这样,但不是这样说一句:我有钱。然后钱就自己来了。

有一点可以百分百确定的是,你在有意愿做成任何事之前,肯定是先有一个把事情做成的想法,然后再为之努力,并将其完成的。

那么“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可以运用为:一开始我们没有某物,所以我们有意愿去得到某样事物,于是我们去行动而拥有。

这讲的是:目标,方向。

明确的方向与正确的行动。这样的话,一开始就明确方向,你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并让自己从无到有,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收获万物。如果一开始有意愿,但方向与目的却都不明朗,随波逐流,只怕很容易迷失。

重要的不是怎么想或是怎么做,而是两者结合:目标+实践。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如果你理解前面所提到的那些,或者只是略微能懂,那么这句话的就比较容易读懂。

简单点说,我们要想体会“大道”,可以经常在“无”(指的是无形、心灵或者是我们常说的冥冥中的感受与体验)里察觉到它的微妙。

另外,也可以经常在“有”(也就是前面说的,我们说我们要拥有什么,或者说看看这个世界有什么,或是事物、人、有形的万物等等)观察它们的“终端”,也就是前面说的,探寻事物的来源。

道德经的这两句,可以说就是指引我们怎么去“入道”,算是提供了观察“无跟有”这两个方法。

实践起来又是怎样呢?我的建议是:察觉自己的内心,观察世间万物的源头。

能起什么作用呢?如果你只是静静察觉自己的内心,不带任何批判同时平静头脑,你会发现到微妙感的,那确实只能自己体会。

观察万物的源头,其实是如今科学家力在钻研的一个方向,为的就是找到生命的真相。

但其实如老子所言:无中生有。向外寻的结果永远是没有答案,因为“有”既然来自于“无”,那么答案自然只能在“无”里找了。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门。

无跟有,同样来自大道(生命的真相)。

只是名称不同,它们同样的玄妙、深奥。

至于有多玄呢?如果你用头脑去理解它,那么你会彻底绕到了“玄之又玄”里(比如说一个问题问到底没有答案,就算浮出答案,然后顺着答案接着问,又玄了。)

那么到底要如何才能真正理解这“无”跟“有”呢,自然是要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建议一样:亲身体悟。因为没有人能够教给你他真的会的,除非你自己学会。

最后众妙之门的意思,可以说是对整段话的一个结论,就是说,如果不去体悟,但凭理论来理解“大道”,要怎么概括呢?

个人看法是:

所有的道,无论是科学、灵性、修道、佛门、瑜伽还是任何的修行门道以及生存本身(无论有意识性的还是无意识性的),所有的追寻都朝着不变的真理(了悟生命的真相)而去。

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本章的相关方法论

1.我们看了一本教人怎么开车的书,看完我们就会开车吗?非也,我们只能通过自己实践,才能掌握这门开车的技术。而开车的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而我们已经证知的存在。

2.无论是那“大道”还是我们在学的、看到、读的东西中,我们要将字面的“理论”实践出来,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其变成自己这一生都具备的“能力”(恒道)。

3.在自我探索的方面,如果你逮住一件事物或者一个问题,一直问到底,你也会发现,一个问题问到最后根本就没有答案。

4.有一点可以百分百确定的是,你在有意愿做成任何事之前,肯定是先有一个把事情做成的想法,然后再为之努力,并将其完成的。

5.明确的方向与正确的行动。这样的话,一开始就明确方向,你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并让自己从无到有,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收获万物。如果一开始有意愿,但方向与目的却都不明朗,随波逐流,只怕很容易迷失。

6.重要的不是怎么想或是怎么做,而是两者结合:目标+实践。

7.如果你只是静静察觉自己的内心,不带任何批判同时平静头脑,你会发现到微妙感的,那确实只能自己体会。

8.那么到底要如何才能真正理解这“无”跟“有”呢,自然是要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建议一样:亲身体悟。因为没有人能够教给你他真的会的,除非你自己学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