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6
学着和自己对话: )
拍了三天照的后遗症是,不拿着相机时,不论是走路还是搭乘公交,都会用眼睛默认一个方格布景,用来去衡量那个画面,到底好看还是不好看。
好像应该早一些拥有这些体验,或许我的生命轨迹就会有更大的不同。
两年以后,希望我不在厦门生活,一个地方待上四年,已经足够漫长。
除了家乡,家里虽然没有电影院、没有廉价的歌厅、没有电玩城,零碎的网吧在营业,却在电脑普及之后再也不曾踏足,除此之外的印象,是街头拥挤的小店,拆了翻新,翻了又拆,却还是还是当年那种场景,并没有太多变化。
古旧一些的巷子弯弯绕绕,在长大些许后却再也不曾踏足,唯独获得的勇气也在好几年前的那一次失去中丧失,哪怕以后我一个人行走多久,我回过头来,也再也看不到那个人的影子,也的确是我硬生生的抽离了那一段岁月的生活。
高三那年暑假,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去了厦门还有上海。从厦门回家那天恰好是淋水哥哥的生日,亏得他后面两天的照顾。燥热是对厦门的第一印象,那种对事物的陌生和新奇感觉也在如今习惯之后泯灭的一干二净,后来很多次都在想,如果这个城市与我没有缘分一些,该有多好。那一年在家中待了三天,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经历会被遗忘,过去的事也会因为遗忘而算了,说是原谅的话可能性倒也不大,非得拽着,直到足够痛,欺骗性的与自己和解,需要更长的时间。
和解不了。
也不止一次这么想过。
最后不也被时间给打败。
也同样的,没有永垂不朽。
也同样的,经历是财富,相似不意味再次发生,它们不一样,它们不同步,不要受困,不要觉得相同。
生日那天,在微博上收到了祝福,当时和现在再次看到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为了让你相信糟糕的自己始终是有人喜爱的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又会无法喜欢上这样的人,如果是这样捉弄,还不如孑然一身。
不想被亏欠。
也不想亏欠他人。
好像也就从来没有给过机会能够好好聊过,如今的关系好像都挺留在表面,走不进,也因此觉得安全。
可是,如果再来一次的话。
当初的自己一定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就是非得走上那么多的弯路才会走回正途,可好多时候总是难过的在想,这是有必要的吗。
有意义吗。
今年回家以后,过起老年人的生活,因为家庭教育的缘故总觉得那种生活更适合自己。
之前和老师聊天,老师和我说我那边的生活的节奏是和当初宫廷里的颇为相似,甚至还给我讲述了历史的渊源,相夫教子的愉快生活确实是我周围环境的写照。一日三餐的可口菜肴,家常菜做出大厨的味道,因此那些味道在离家之后在味蕾上跳跃,始终怀念。
还有亲情的不缺失,不论是我的生命发生了什么,我都有底气说,至少这一方面的感情我没有缺少太多,哪怕我有一些原生家庭的缺陷,也一定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是我的,是我的观念,是我的偏执,是我的不理解。
还有就是,可能是因为太想要被爱着了。
所以越来越自私。
自爱是被爱的开始。
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