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20210104)

2021-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juanz娟子

      中午,给儿子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信,写信的过程,陷入深深的回忆,养儿不易,教子更难,比起知识,品质更加重要。立德树人,如果德性不好,成绩再出类拔萃又有什么用呢?大学生犯罪案例层出不穷,哪一个会想到自己最终会走到道德边缘,去触碰法律底线……人,认知很重要。为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我想大抵不过是这样的:不求飞黄腾达,但求一生平安健康。但愿儿子能从这一次经历中吸取教训,凡事三思而后行,常记古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人生之路,步步谨慎,因为没有返程,人生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没有彩排,所以,只有明确方向,努力前行。

晚上,听樊登讲《论语》,记下精髓,每天进步一点点。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贡有一天就问孔子,一个人贫穷但是不谄媚,富有但是不骄慢,您觉得这个状态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我们把孔子的回答一对照,就能够看出来两个人境界的差别了。孔子说可以,但是不如什么呢?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然后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赐是谁呢?赐就是端木赐。端木赐就是子贡的名字。所以这是孔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是一个很有钱的人,儒商的代表。所以子贡问孔子的话,说一个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您觉得这种状态怎么样?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子贡的“自道”。他觉得你看我就能够做到“富而无骄”,我虽然有钱了。但是我不骄慢。那贫穷的人能够不谄媚,您觉得这种状态,算不算是达到了仁的境界呢?孔子说可以了。这种人算不错,“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为什么一个人“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在孔子看来更好呢?“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里边有一股力量。你得摁着自己,你得经常提醒自己,控制自己,说我不要骄慢,或者我不要谄媚。其实心中是有一股这种较劲的感觉,这并不是本质的感受。而孔子说“贫而乐道”,一个人贫穷的时候为什么非得无谄呢?就不会想到有谄没谄这样的事,你就不会想到要谄媚谁这个问题。因为我贫穷的时候,我一样可以很快乐。孔子的快乐不来自于外在的钱,不来自于地位,不来自于说今天有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银子。他只要生活着,他就能够感受到快乐。这种感受到快乐的力量是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外部的条件强加于我们的。所以孔子的境界肯定是要高过一筹的,他不再为外物所役了。然后“富而好礼”也是一样,一个人富有了以后,你说我要控制着我自己不要骄慢,那说明你心中有一个动力去骄慢。子贡是有一股力量在控制自己在找,这是修炼中,而孔子是没有这股力量。他已经活活泼泼地生活在他的境界当中,不需要痛苦,不需要跟自己较劲。不找,这个状态就对了。这种对的状态就是中庸之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