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长大后才发现自己是富二代?这些爸妈为了穷养不择手段!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夹生饭

01

关于穷养还是富养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广泛讨论。

一些父母怕孩子将来挥霍浪费,为了养成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小就设了一个局,告诉孩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近期,在《少年说》节目中,一位长相清秀的少年就在台上控诉父母对他的隐瞒,惹得全场哄堂大笑。

小时候,他想要买一支钢笔或是一件喜欢的东西,都要和妈妈软磨硬泡半天。

他还一度担心明天能不能吃上饭。

家里买了一辆车,以为家里终于要奔小康了,没想到妈妈却告诉他,那是中彩票的钱买的,以后该节俭还是得节俭。

直到高中,才发现妈妈每天做美容护理,爸爸每天大鱼大肉,而全家只有自己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然而,真相浮出水面后,现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他要求给自己涨点零用钱,妈妈拒绝了。

理由也是无懈可击。

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能花在刀背上。想要花钱就自己赚。

02

欺骗孩子家里很穷的家长还真不少。

@王思聪:

自己在16岁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家里有钱。偶然发现后,跑去向父亲王健林求证。父亲回答,“这都被你发现了。”

@网友|涩涩||:

小学的时候对家里的印象是,父母工资低,贫穷,同学家里都开几十万上百万的车,只有我家的车十几万。工作后才发现,那帮开几十万上百万的车的家长,在我爸面前只有拍马屁的份,连见面都要托关系。

@网友传走:

我爸妈天天给我灌输他们是在外面打工的,直到我高中之后才发现,他们是做皮革生意的大老板。

@网友片寄凉太太太_:

我小学到初中一直以为家里只是小康,能吃饱喝足而已。直到我高一那年才发现,我的学费居然是20万人民币一年。

@网友于知更:

小学初中那会儿,我妈天天跟我说我们家特穷,直到上高三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还给别人装修好几万的时候,我才发现事情不太对劲……

03

为了达到穷养的效果,家长们也算是费尽心机。

但这样做真的好吗?一直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的思想,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知乎上有网友分享道,

小时候向爸妈要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们总说用钱紧张,久而久之,自己就养成不敢买喜欢的东西,甚至是喜欢一个人的习惯了。

可能是因为一开始没有钱而缺乏安全感,逐渐也变得自卑了吧。即便后来有了钱,但那种固有的观念还是没有变过,即便看场电影都会觉得奢侈,更别提旅游之类的了。

这就是长期对孩子灌输贫穷的意识,导致的精神贫穷,致使人格的自我矮化。

因为穷,觉得低人一等,难以建立勇敢自信这种宝贵的人格品质。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认知而形成的期待或预言,会使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举个例子,父母一直灌输给孩子一种穷的观念,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真的穷的心理意识,于是养成或节俭,觉得低人一等,或自卑等等的心理。

当谎言被揭开,父母在他心中的安全感也会被打破。

也有的人会因为过去太穷了,发现自己原来很有钱之后,来一个触底大反弹,该挥霍的还是挥霍。

这完全起不到父母原本苦苦编制谎言,实行穷养的目的。

想一想热剧《都挺好》中的作妖老爸——苏大强,就很好理解了。

苏大强结婚后一直被妻子各种打压,在家里说不上话,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遇事就躲。热衷买彩票,零用钱却被妻子管得死死的。

妻子死后,钱到了自己手上,在儿女面前就开始了各种作妖,装柔软,装穷,装病,刮彩票刮到天昏地暗。

孩子的眼界不只局限于课本,如今的教育是父母投入的时间、金钱的角逐。

有钱的父母与其费尽心机搞穷养,还不如在日常养成孩子勤俭的习惯。比如,米饭吃多少装多少,一个季节只能买多少件衣服,不要的书本、衣服可以捐出去等等。

因为,让孩子正视财富的能力更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