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热衷的在子孙那里会凉吗?
这两天看到一个帖子,说的是目前“50后”、“60后”、“70后”乃至“80后”喜欢的游戏、热衷的饰品、追求的物件、欣赏的艺术中的一部分,在“90后”、“00后”那里的价值会被低估、被弱化。具体指向了10个方面:玉石与翡翠;文玩与手串;邮票与古籍;紫砂壶;戏曲与地方性;国画;象棋;遛鸟;中式家具;电视台节目。
当然,这只是预测而已。最终是不是这样,“50后”到“80后”应该是可以见证的。不用说“80后”目前也就30多岁到40岁出头,就算是“50后”现在也就60多岁到70岁出头,按照现在的人均期望寿命,还有大把时光,其中一部分人跨越耄耋之年会变得稀松平常,见证的机会也有。
这种只有结论没有论证的预测,在本质上说的是价值观在代际之间的分化与重组,包括审美观、消费观、娱乐观、生活观,等等。
价值观是一个体系,如同一汪大海,一望无际又深不见底,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覆盖的领域也无边无际,这方面又如同广阔无垠且还在不断扩张的宇宙,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以及煊赫一时的其他人物都曾将自己成体系的思想或片言只语式的观点汇入其中。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往往会从这个体系中将自己认知结构中能够认同、吸收、接纳的一部分抽绎出来,变成自己在特定时期价值观的一部分。价值观投射在个人身上,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同时期也是变化的,但它作为比较稳定的发动机对人的行为模式乃至具体的行为选择都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价值观因地域、民族、时代、年龄、接受教育及其程度等而有差异。其中,年龄因素就是人们经常拿来分析的一个指标。以前有“新人类”、“新新人类”之说,近年来又普遍用“世代”这个词。比如,有人把1950-1964年间出生的人口称为“建国一代”,而在1965年-1979年间出生的人口称为X世代、1980-1994年间出生的称为Y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称为Z世代。至于这样区分有没有什么内在逻辑,或者说具体的时间界限是否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界线,都是值得考究的。
古人说的世代,其中一世是指30年,一代是指25年,这样的区分比较有实际意义。现在对所谓的“代”用得有点泛、有点滥,前些年基本上是指十年或十几年,现在则是三五年就称为代。于是,“80后”之外还有“85后”,“90后”之外还有“95后”。
毋庸讳言,真正意义上的每一代人,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独特的,人格养成自然别具一格,在他们身上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当前辈逐渐老去,“后浪”成长起来,一旦父子、祖孙共存于一个时空,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间,都会带来价值观的冲突。
但是,这些仅仅是因为年龄的差异吗?我看不一定。不然,为什么许多同龄人的情侣最终劳燕分飞?为什么同样是同龄人的同学、同事之间弄得鸡飞狗跳?
至于说目前在“50后”以至“70后”中蔚然成风的东西,到了“90后”、“00后”那里会不会备受冷落,以至于归于沉寂,我只能说在两可之间。或许作为一种传统,得到了后辈的持久坚守;或许作为历史的陈迹,在后辈那里被扬弃了。实际上,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地方,都有各种传统流传下来,这就是坚守与传承。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曾经在历史上大行其道的某些元素就经历了巨大的激荡,只能在故纸堆中才能发现它们的影。
有人觉得,现在的所谓Z世代是与互联网无缝对接的新生代,受数字技术、社交媒体、智能终端设备等影响比较大,他们是“互联网世代”或“二次元世代”或“数媒土著”。因此,在他们身上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的特征非常鲜明,与他们的父辈在印刷媒体时代存在起来并养成的人格迥然不同。
其实,有一个因素被许多人忽略了。同样一个人,在他的青春岁月与他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和人生暮年的时候,会有差异。这一方面与伴随年岁增长而经历的时代不同有关,另一方面恐怕与一个人在年龄特征有关,亦即某些行为是不同代际的人在这个年龄段共有现象。“90后”三十而已,“00后”更是懵懂无知,这个时候虽然个性鲜明,但冲动、非理性、唯我等属性也明显。他们的人生还很漫长,我们在当下还只是看到了他们人生的最多三分之一,因此,不能用凝固的眼光把他们看得通通透透,事实上也做不到。
曾几何时,我们,也被上一代人说成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更早,也还有“世风日下”,只能“信而好古”,总是沉湎于过往,而看不到将来。事实上,时代总是滚滚向前的,时代的发展也总是由一代又一代的下一代去完成的。
什么凉不凉的,该凉的总是要凉的,也必须凉;不该凉的,总是不会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