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角色建模

2019-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_洛萧寒

用户角色

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可能会提到“用户可能会这么用这个功能”,“用户可能会有这样的需求”,“用户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期望”,在这些场合里,用户都是一个很抽象的形象,大家都是根据零星的猜测去想象这个“用户”可能的行为。这种时候我们的思维很可能被局限于某单一类型的用户,而这和实际的使用场景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用户角色”来模拟各种类型的用户,并且为每一种用户角色构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并从这些用户的角度来分析他们对软件的需求和期望。

以下是多个模拟角色使用一个招聘网站系统的场景案例:

李逍遥是一名应届生,他使用这个网站来搜索工作并投递简历,并且重点关注有校招的公司。

赵灵儿是一名在职员工,她在网站上寻觅有没有福利待遇更好的工作机会。

林月如是一家公司的HR,她在网站上发布公司的招聘信息。

阿奴是一名猎头,她在网站上搜寻合适的候选人,并联系他们做进一步沟通。

刘晋元是一名失业者,最近因为公司团队组织优化被“优化”掉了,他现在急需找到下一份工作以应付自己高额的贷款。

酒剑仙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他最近想找一份兼职的工作,不过他不希望工作地点距离自己的住处太远。

...

以上可以看到,有了具体的形象之后,用户的需求变得清晰了起来。虽然这些角色的某些故事会有所重复,但是他们的侧重点,使用目的和频率都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形形色色的用户角色将有助于我们提炼系统的用户故事。

角色建模步骤

以下的篇幅将会分享如何制定一份角色列表并进行完善,从而写出更好的用户故事。

角色建模大概会分为以下三步:

1. 头脑风暴

2. 角色分组

3. 整合角色

4. 提炼角色

1. 头脑风暴

为了尽可能地覆盖各种类型的角色,客户和开发人员(多多益善)可以聚集在一个小房间里进行头脑风暴,每个人拿一叠卡片,然后在卡片上写下自己想到的角色名称(如应届毕业生,公司HR,猎头等),这个时候不需要对角色进行讨论和评估,只需要把卡片放在桌子上或者贴在白板墙上。

2. 角色分组

接下来需要对这些角色按照相似程度进行分组,两个角色越相似,那么他们就重叠的越多,如果两个角色完全相似,则把它们完全重叠在一起。

角色分组

3. 整合角色

在角色分组完成之后,可以开始整合与浓缩角色。先从完全重叠的角色入手,首先角色的作者先描述一下该角色到底代表什么样的用户,紧接着小组可以进行讨论,判断这两个角色是否等同。如果等同,那么可以把这两个角色合并成一个单一的角色(可以考虑用一个新名字来概括这两个角色),或者弃掉其中一个角色。如果两个角色不完全等同,尽管他们有显著的重叠,但是也有一些区别,那么建议还是保留他们,以方便以后的用户需求分析。

除了合并重叠的角色以外,大家还可能需要去考虑一些对系统成功影响不大的角色(如果有),这类角色对软件的使用需求和使用频率可能极地,甚至不会影响软件最终的交付效果,这样的角色卡片可以在充分讨论之后舍弃掉。

整合完毕之后,也可以按照喜欢的方式来分组摆放这些角色卡片,以招聘网站为例,就可以按照“招聘者”,“求职者”来分类。

 4. 提炼角色

在整合完角色,并对角色间的关系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就可以给每个角色定义一些特征,来让它们“有血有肉”起来。角色特征是属于这一类用户都具有的特性,例如

用户使用软件的频率

用户在相关领域的知识水平

用户使用计算机和软件的总体水平

用户对该软件的熟悉程度

用户对该软件的期望。如使用便捷性,用户体验等。

在完成了角色定义之后,可以把这个角色的特点写在角色卡片上并展示在团队的公共区域,用来提示团队成员。

极端人物

除了上面头脑风暴出来的典型角色以外,我们有时候也可以考虑去设想一些极端人物,比如跨国公司CEO,夜总会交际花,微商等(具体角色根据软件用户群体而定)。考虑极端人物很可能会让团队编写出原本可能遗漏的故事,一些针对特殊群体特别有意义的功能特性。不过这些也许很有趣的功能特性带来的价值是需要斟酌的,不值得为此投入过多的时间和成本,但是当成本可以接受时,你可以考虑去尝试一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