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少年啦飞驰——《后会无期》观后感
标题是韩寒早期的一本小说名字,虽然故事的完整性不如《长安乱》、《一座城池》、《1988》等等,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高中时候我是韩寒的脑残粉,誊写他的书中的句子,通宵刷他的博客抢沙发这种事情我都干过。
我是自己去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带着一种缅怀少年时代的心情。看完之后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开启了吐槽模式。
"后会无期这部电影挺没劲的,不清楚男主角们一副浮沉于世饱经沧桑的感觉是哪里来的。由于早已经看过了'戴上安全套,套上安全带'这种梗,所以也不觉得台词有多少好笑的地方,而且觉得两个港台腔的演员很违和,尤其是后面出现的那个喊着'命根子一定硬'的,不知道他出来莫名其妙的瞎高潮什么。那些早就流出来的所谓经典对白,在电影里有一种插播硬广的感觉,尤其是袁泉那句'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好好说不行吗,非要大喘气。而且女演员都是平胸,难怪一脸的不高兴。"
以上即为当时的吐槽内容,当时把袁泉的名字还说错了,写成了任泉,虽然胸型类似,但毕竟性别有差,在此改正。
现在想想,从我这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来说,这部电影其实还是不错的,配乐,插曲,比我看过的大部分国产片都要强出很多,而且片中景色也很好。作为导演处女作,可圈可点。
其实最初吐槽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觉得韩寒这么多年了也没什么进步,台词上玩的都是以前小说中风格,但是转念又一想,这就是韩式风格,就像金线冯老师写作的风格是一手放在鸡巴上,一手放在禅经上,韩寒的风格就是这样。他为什么要改变,或者说要进步。
因为风格的延续,所以看这部的电影的时候总能看到韩寒以前小说的痕迹,比如那些文字梗,还有宾馆里冯绍峰腿麻的桥段像极了《一座城池》里,"我"和健叔跟永久妹妹搭讪的场景。
从最早的《三重门》里"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到《长安乱》中"米豆,喜乐,都是愿望",再到《像少年啦飞驰》中"我所寻找的再也没有出现过" ,再到《一座城池》中"你害怕了吗,还是别的什么" ,再到《1988》中"给你的都是好的",我个人觉得韩寒的小说中大抵都贯穿了一种很无奈的感觉,一种想改变又无力去改变的感觉。
写到这里有点词穷了,再做个小总结陈词吧,虽然我现在已经不再是少年时期那个韩寒的脑残粉,但是韩寒的文字毕竟充斥了我少年时期的生活,对我那个时候的成长影响很大。对我而言,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场初恋,无论时间过了多久,她还是第一个。
铁牛,陈露,陈小露,老枪,老夏,磕螺狮,一凡,王超,健叔,释然,喜乐,以及所有小说中的"我",这些人物我想他们还会陪我度过很长时间。
最后写上一句当年《像少年啦飞驰》里我喜欢的一句话,
生活就像老夏的脚,想勇往直前,走路却还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