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黏合西瓜

2021-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拾级而上、高屋建瓴,

芝麻开花节节高,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看到这里,您一定很迷糊,这是啥跟啥呀?乱七八糟的一堆。

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是我前两天为班里一个孩子量身定做的一篇小文《不急,方可拾级而上》https://www.jianshu.com/p/1cd9e0fb7a19中的几个对孩子来说有点儿距离感陌生感的成语和熟语。

文章写成之后,我就找个机会(课下单独补课时)请他读这篇文章,趁机告诉他,写文章没有那么的难,就是“我手写我心”而已。

我根据孩子读文章的流畅度,确认上面这几条成语熟语还需要他稍微分点注意力才能消化掉。就交代他及时摘录在语文素材摘抄本上。

这孩子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一边摘录一边跟我聊:老师,那我今天是不是比别人多收藏了“几粒芝麻”呀?

我笑着回答说,嗯,我们家毅祥真聪明。是的,语文学科学习就是如此,需要“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就这样,每天多记几个词、成语、句子,慢慢的“芝麻粒”收获的多了,最终就能粘成一个大西瓜。

孩子又跟了一句:老师,这样我就不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这是芝麻最终粘成大西瓜。

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的没错,棒极了,孩子,来,赶紧把“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这粒“芝麻”也记下来吧。

这孩子又低下头,一笔一画,用心用意的记录着。

其实我们都知道,学习的路上。需要点点滴滴坚持不懈的累积,荀子在《劝学》中就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这个孩子是在生动鲜活的语言环境中(文章是写他的,文章又是他自己读的)记下这几则成语和熟语/俗语的。我只需要稍稍点拨,他就能精准的记住成语的意思,掌握熟语/俗语的使用语境。

不止是这一个孩子适合这种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漫步式”学习方法,很多很多的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都需要这种“蚕吃桑叶”学习法。

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才是真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