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我心目中陶渊明的诗书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我心目中陶渊明的诗书
作者:远心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我心目中陶渊明的诗书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清楚,就是说喜欢读书,但不要求理解得非常透彻。于是,我们现在的中学课本上,便出现了这样的题目:“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正确的吗?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当然,读书是不能只知大略,不求真知的。从这个角度讲,陶渊明的读书方法无疑是错误的。这真是有趣得很,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的读书观,竟成了今天的中学生引以为戒的反面典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陶渊明接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从这简单的字句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手捧诗书的老者,摇头晃脑之际,忽而拍案击节,忽而喟叹连连,原来是读到精彩处,不由欣然陶然!这样的读书者,岂是“不求甚解”?事实上,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是有历史背景的。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陶渊明是“好读书亦不知有章句”(《陶渊明资料汇编》365页);方宗诚解释道:“嫌汉儒章句训诂之多穿凿附会,失孔子之旨也。”(《陶渊明资料汇编》366页)原来,汉魏时期,一批经学家逐字逐句考据六经,有的解释是正确而必要的,对于后人理解古代的著作颇有帮助,但也有不少人粘滞字句,穿凿附会,出现很多冗繁的考证,反而远离了经书的本意。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强调的是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功夫,不去穿凿猜度,他所说的“会意”,指得是以一己之心直接与古人相接,以常人的心态去领悟、遨游古人文中的理念、意趣。这样的阅读,在求真知的基础上,更多了一层“尚友古人”的意味。可见,“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四句连在一起才是陶渊明读书观的完整表达。
陶渊明真是一个特别喜爱读书的人,我们从他仅有的120多首诗、十三篇文章中能够找到多处关于书的记叙。“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说他自幼就喜欢读书弄琴,而与闲杂俗事无涉;“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赠羊长史并序》),他从书中了解到千载之上的历史,从而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他不是一般地泛泛而读,也曾经与朋友在马厩旁的公廨校书,细致地辨析古书中的文辞、义理。陶渊明的辞官归里,放弃社会功业,直接与当时人们远离诗书,世道日非,有损于古人的道德信念相关。他在诗中愤慨地质问:“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饮酒二十首》二十)。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变乱之际,人们汲汲奔走于功名利禄之间,与孔子、庄子等古代贤人的言行相违背。陶渊明慨叹着“德不百年,污我诗书。逝然不顾,被褐幽居”(《读史述九章》之《鲁二儒》),毅然决然地选择归里,过适情适性、自然真率的田园生活。“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衡门之下,有琴有书”(《答庞参军并序》其一),“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从这些已经成为历代文人引以为典的名句中,我们可以想象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是如何单纯、自然地享受着读书的快乐。正因为有了诗书,耕作之余的陶渊明,精神才不会枯寂。
晚年的陶渊明生活日益困顿,他在诗中自道:“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咏贫士七首》其二)米从来就没有充足过,平时就储存在壶中,到了这一天连最后一粒都倒尽了;诗书散乱地塞在板凳上,地上,太阳已经西沉却还无暇阅读。到了“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的凄寒冬日,陶渊明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因为久已无饭可盛拒绝被端上桌子了,他依然“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在与古人的心灵相通中坚定自己的选择。这些陶渊明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让我们仿佛身临现场,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农家中,他褴褛的衣衫、疲惫的面孔之后,有诗书为伴,炯炯有神的目光穿透历史时空。
以上说得主要是读书,陶渊明又是怎样写诗的呢?文学创作在他的生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他在《五柳先生传》中也已说明:“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这是他文学创作的方式和目的:非刻意行文,而是在自娱自乐中偶然得之;诗文用以自娱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情志,后人从其诗文中,也可了解他这个人。这样的创作观,还能从他的诗文中得到印证:“酬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游斜川》);“我有旨酒,与汝乐之。乃陈好言,乃著新诗”(《答庞参军并序》);“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乞食》);“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自祭文》)。饮酒畅快的时候,游赏得意的时候,朋友欢聚的时候,乞食得到主人馈送的时候,便赋诗言志。他在《饮酒二十首》小序中说得更有情味:“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後,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他自述这组诗的来源:偶然得到名酒,饮酒微醺,随意题写,纸张四处散放,一起饮酒的朋友帮他整理抄录。此处又有“自娱”出现。作为主人的陶渊明对还在座中的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样的形象固然绝妙,然后那个酒后玄想联翩、似醉非醉、迷离恍惚中提笔赋诗的陶渊明,风神又是何等潇洒真率啊!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这是陶渊明的诗书。一个“好”字,让人感觉到诗人心中那温润的深情。读古人的书,让陶渊明的心有了一个广阔的居处;诗文自娱,让陶渊明在言志抒情中写出了至情至性、一片神行的诗文。《读〈山海经〉十三首》完整地描绘了陶渊明的耕读人生: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平日务农,耕种之余,读书自乐。草木舒展,众鸟欢欣,好风微雨,一派生机盎然。他归里之后的田园生活,正是这样“耕”与“读”相融,物质与情性并存的生活。高建新先生分析道:“‘耕’得其食,‘读’养其心、养其性;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耕’关乎现实生存,是基础;‘读’关乎精神生活质量,是指向。‘耕’与‘读’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耕’与‘读’,代表的是自力更生、是充满生机的创造,既脚踏实地又志情高远,既坚韧不拔又不乏对过去、未来的深情关注。”这段话是对陶渊明耕读人生的深刻阐释。陶渊明的诗书,因为植根于“耕”,才能实现无世俗牵绊的自有状态,才能在精神的漫游中不离生活的实在。这种浑然的境界,是后来无数无法真正实现耕读人生的文人所向往的。
后记:
写到这里,“我心目中陶渊明的诗书”基本内容已经说出。但面对陶渊明,我时常感到自己理解、言语的不足,说出来的往往流于浮浅。这篇小文,亦是如此。像陶渊明那样去读书,与书中的心灵沟通融会,加深自己对生命、对社会的感悟,是我一直追求的;像陶渊明那样去创作,让文字自然真率地流露,没有粉饰,没有浮华,是我向往的境界。“高山仰止”,好在陶渊明是一个亲切的“高山”,所谓“亲切”,是因为他自然、真挚;而“高山”,则是因为他简朴的生活方式、平淡的文字表达中有丰富的内涵,给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无限的启示。
2007年4月作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