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

天津:末代皇帝溥仪曾藏身的“静园”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2018栏杆拍遍

         历史永远会记住这一时刻公元1924年11月5日下午4时(清宣统十六年十月初九日),大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永远废除了皇帝称号,离开了他居住了16年的皇宫-紫禁城,并从此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国民,“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之权利”。

         此后,溥仪如同丧家之犬,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藏身,静静地等待时机,以图复辟、重登皇帝宝座。

         天津“静园”是溥仪变身伪“满洲国”皇帝之前的藏身地之一。让我们走进静园,看看这是怎样一所建筑,溥仪当年在这里是怎么一番景象。

       下图、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原名:乾园被溥仪改名为“静园”(jingyuan Garden)

下图、静园是天津市人民政府2005年8月31日公布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特殊保护单位。编号0110001。该建筑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西,门牌为“和平区鞍山道70号”。现已经对外开放。

下图:静园建于1921年,原名“乾园”,为原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私邸。1929年至1931年,清代末代皇帝溥仪曾居住乾园,并将其改名为“静园”,取“静观以待其变”之意。1931年,溥仪从此出逃到大连,翌年登上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静园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设有地下室。建筑围合感很强,体量组合错落有致。1991年8月2日曾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天津吉富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下图、静园的主楼。一层为客厅和会议室。二层为溥仪和婉容的卧室及书房。楼中部的顶层是警卫人员值班的地方。台阶左侧的标牌中的文字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每一位参观者,进入楼内前,都要在门口处,套上蓝色的塑料薄膜鞋套,在警卫人员的全程陪伴下,参观开放的房间,且禁止拍照及摄像。所以,有关主楼内的一切景象,无法展示给各位朋友。

下图、这是位于静园西跨院的鱼形壁泉和花架。2003年9月,溥仪的胞弟溥任先生,就是在这里认出了他儿时常来常往的静园。据说溥仪非常喜欢这座鱼形壁泉,常常在此驻足流连。

 下图鱼形壁泉细部

 下图、主楼西侧,二层回廊全部为木结构制作。

   下图、主楼一层客厅,现已辟为展室

 下图、西跨院连廊,从主楼沿廊南行,可通向“静安堂”和“静思堂

   下图、溥仪书房这是在“静园修复展览馆”内翻拍的照片

   下图、溥仪卧室

 下图、溥仪的皇后---婉容的套房

 下图、静园修复展览馆,馆内展出静园修复前后的面貌照片。这座建筑原为“图书馆”,曾存放过溥仪的藏书。溥仪的二妹韫和、三妹韫颖当年每天都来此上课。溥仪的二弟溥杰和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也常常来此读书。现在已辟为“静园修复展览馆”。

       下图、位于静园西南角的“湖山叠石” 。此处景观所用石材,皆为整修静园时挖掘而出的太湖石,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产于江苏太湖而得名。“薄、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

   下图、  在静园东侧的平房内,是名为“紫禁城的黄昏”展览。 

右上图:照片中人物为溥仪的祖父、清道光皇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1840-1890)与其嫡福晋(慈禧太后的胞妹、光绪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

右中图:这张照片拍摄的地点是溥仪出生之前的醇亲王府。照片中的人物是:左一为瓜尔佳·幼兰(1884-1921),他是溥仪的“额娘”(母亲)。左二为奕譞的三侧福晋李佳氏。左三为奕譞的二侧福晋刘佳氏。左四为爱新觉罗·载沣(溥仪的生父)。

右下图:这张照片中的人物是溥仪的“阿玛”(父亲)醇亲王载沣(1883-1951)。宣统(溥仪)在位期间(1908-1911),他出任监国摄政王,为实际的清代末期的最高统治者。

中上图:这张照片是溥仪在入宫之前,与醇亲王府拍摄的。右侧站立者是溥仪。椅子上坐的是溥仪的二弟溥杰。

中下图:这是慈禧太后命溥仪入宫继承大统的懿旨,正是这张懿旨使3岁的溥仪成为清朝末代皇帝。

              懿旨全文为: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钦奉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 摄政王载沣之子御名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钦此

             交礼部本日   贵部奏初九日   皇帝登极请照旧章停止举哀一日?奉 旨知道了钦此相应传知  贵部钦遵可也此交

                        十一月初七日

左上图:1903年12月,溥仪继承皇位后,由隆裕皇太后“垂帘听政”,召见臣下。

左中图:这张照片中的人物是光绪皇帝遗孀端康太妃(即瑾妃)。

左下图:这张照片是溥仪继位后,与隆裕皇太后等人在颐和园游玩时拍摄的。

 下图、溥仪在静园时的“政治活动”

 下图、溥仪在静园时的“寓公生活”

 下图、  乾隆“田黄石三连印”。这张照片中部的展品是“田黄石三连印”,它是乾隆皇帝当太上皇时所用之“宝”。是由一整块玉石雕琢而成的三枚连在一起的印。刻有“乾隆宸翰”(右)、“乐天”(中)、“惟精惟一”(左)字样,1951年,溥仪被关押在哈尔滨时,为证明自己经过思想改造的觉悟,把它献给了政府。

 下图、  溥仪“即位诏书”。这里展出的《诏书》,是1934年3月1日中午12时溥仪在“新京”(长春)帝宫即“康德皇帝”位时所印“御制品”原件。

        原文照录如下:(原文为右起横排,现改为左起横排)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我国肇基 国号满洲 于兹二年 原夫天意之爱民 赖友邦之仗义 其始凶残肆虐 安忍阻兵 无辜吁天 莫能自振 而日本帝国 冒群疑而不避 犯众咎而弗辞 事等解悬 功同援溺 胗以藐躬 乃承 天眷 假我尺柄 授我丘民 流亡渐集 兴其讴歌 兵气潜销 化为日月 夫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 而生民有欲 无主乃乱 吁请正位 询谋佥同 敢不敬承 天命其以大同三年三月一日 即皇帝位 改为康德元年 仍用满洲国号 世难未艾 何敢苟安 所有守国之远图 经邦之长策 当与日本帝国 协力同心 以期永固 凡统治纲要 成立约章 一如其旧 国中人民 种族各异 从此推心置腹 利害与共 无渝此言 有如皦日 无替朕命 咸使闻知

                                     御名 御玺        国务总理大臣     各部大臣      康德元年三月一日

       “即位诏书”长五十八点五厘米,宽四十二厘米,纸本石印。上部正中印有伪满洲国专用“御纹章”,两侧为伪满洲国“国旗”,左右及下部边缘为高粱装饰图案,中为宋体印刷、右起为横读的“诏书”文。文中共有二百六十九个字。正文中下盖有朱红小篆体“康德御印”。

        下图、静园院内景色

 下图、这是“津城静园---爱新觉罗·溥仪展览馆”门票,票价20元/人

 下图、门票的背面,是关于津城静园---“爱新觉罗·溥仪展览馆”的简介

 下图、静园游览图

      “静安堂”简介:静安堂位于静园西南平房一侧,紧邻修复展览馆,原为溥仪图书馆。“静安”取自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字”。

        王国维(公元1877年-1927年):字静安,我国国学大师,甲骨“四堂”之一。曾为溥仪的国学老师。静安堂虽小,但也望承“静安先生”之博学和人生操守,制作和出售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商品。

     “静思堂”简介:静思堂位于静园西南平房一侧,紧邻修复展览馆。在八十多年前,溥仪在静园就保持着每天吃西餐,喝咖啡的习惯。

        时光交错,如今在这里有专业的咖啡师为您现场制作咖啡及静园特色饮品,您在感受历史赋予建筑的沧桑巨变之余,何不品上一杯咖啡,在这里放松心情、思考人生。         

 下图、王国维照片

                              下图、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

     下图、“退位诏书”起草人为张謇。

        曾经的“大清国”,自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国起,至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止,计二百九十七年;自爱新觉·罗福临入主中原,计二百六十八年,至是而亡。

          溥仪的结局

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溥仪于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在沈阳被苏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在伯力集中营里关押五年。

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战犯一起,被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先后在哈尔滨和抚顺两个战犯管理所关押10年。

1959年12月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此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葬于八宝山公墓。

1990年1月25日,移葬位于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内

1995年1月25日,溥仪夫人李淑贤把溥仪的骨灰迁到了清西陵溥仪的“万年吉地”故址旁的“华龙皇家陵园”内。华龙皇家陵园紧邻清廷皇陵区,溥仪墓与光绪的崇陵紧紧相连。溥仪墓非常小,非常普通,占地仅95平方米,墓高1.2米。

       下图、居中为爱新觉罗·溥仪墓,照片的左侧为溥仪在伪满时期册封的“祥贵人谭玉玲之墓。照片的右侧为溥仪的皇后郭布罗·婉容的衣冠冢

      末代皇后婉容的结局

        当年婉容跟随溥仪,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前往长春,在那里生活长达14年之久。日本战败后,婉容与溥仪一起逃亡,历经磨难,1946年病逝于延吉监狱。婉容死后被人用旧炕席裹卷起来,埋到了附近山坡上。解放后,当地政府曾多次试图寻找这位末代皇后的尸骨,但始终没有下落。因此,这位中国最后的一位皇后一直没有坟墓。2005年,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已是95岁高龄)向代理人黎园表达了希望能为姐姐修建衣冠冢的愿望,终于在2006年10月23日的落葬仪式上,把婉容的一张坐姿端庄最能反映她身份气质的一张照片,在背后签名后装在水晶相框中埋入墓穴,同时被埋入墓穴的还有一罐从安葬婉容的吉林延吉南山附近铲来的黄土。还有仅存的一把贴身使用的手镜陈列于溥仪博物馆,婉容戏剧般的悲惨人生落下了历史的帷幕。

          全文完

原题:(原创)末代皇帝溥仪曾藏身的天津“静园”    2012-04-25 12:33    发表

2018.12.31     阅读(1528)| 评论(3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