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日记#225 你找到自己的成功模式了吗?
今日启发问题:“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有自己独特的成功模式吗?”
<问题说明>
成功模式的概念
《非线性成长》里提到了成长范式的概念,或者叫做成功模式。每一个新的成长赛道,背后其实是一类新的成功范式。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在这个职位这个行业里,超出同行的独特经验/能力。
比如你是做营销的,在纸媒时代,你开始了电子媒体;在图文媒体时代,你做了短视频;在大家做公域的时候,你已经打通私域流量模式了。当然,前面说的这些成功模式是比较大的,其实也有各个细节中的成功模式。比如,做微信公众号编辑排版,使不使用工具和用的熟练程度如何,决定了发布效率和展示效果,最后也产生不同的运营结果。
如果只是在一个行业里混了5年10年,但没有自己独特的成功模式,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像那句俗语说的,半年的工作经验,反复用了10年。这样的情况,老板凭什么给你开高薪呢?
两种竞争模式
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职业成长或商业世界中必然面对竞争,在一个剧烈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面对的竞争也必然被分为线性竞争(同一赛道中的能力之争)和非线性竞争(模式、系统之争)两种。
类似的“通过比拼更加先进的模式和商业运作机制,而不是比拼一线战场上的单点执行力和战斗力来获得整体战役胜利”的例子,在创业和商业竞争领域,比比皆是。
例如早年360颠覆瑞星、江民,滴滴先干掉易到,此后又干掉E代驾,趣头条这样的产品也曾经在短短两年内,从一片红海中,一点点把一众原本用户规模远在自己之上的新闻资讯客户端们甩在了身后等,皆属此例。
应对两种模式的策略
一个人或组织要想追求成长和发展,需要持续在两个维度上有所提升和突破,一个是线性维度的提升(如增加自己某项技能的熟练程度),另一个则是非线性维度的提升(如升级自己的认知或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组织系统、商业赛道等)。
二者之间的区别,如果要用一个更贴切的比喻,或许可以这样说:试着在线性维度上变得更强,是不断给自己打补丁,而试着更换认知、组织形态等,在非线性维度上获得提升,则是给自己更换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