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边缘人的故事

惠风和畅—纪念先祖和圣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

2018-01-04  本文已影响757人  柳志儒

让柳下惠之风劲吹

——纪念先祖和圣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

                 柳哲

先祖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之际, 香港长裕堂、广东潮南洋内长裕堂出资二百余万修缮的和圣陵园部分照片如下,感恩长裕堂及香港柳明心宗亲尊祖敬宗之孝举!

  2017年十一月十八日(2018年1月4日),乃先祖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诞辰纪念日。虔诚跪拜在先祖和圣柳下惠圣像前,三叩九拜,缅怀先祖懿德,聊表后裔拳拳之心。先祖高风亮节,道德文章,流芳千古,垂范后世。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之古圣先贤,鲁国之正人君子。他是儒学先驱,开创私学,承前启后,传播思想,孔子称贤,孟子尊圣,德隆道尊,万世师表。柳下惠,一生恪守周礼,坚持修身养性。突破世俗,体暖寒女;士师任上,执法以平;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斥祭海鸟,以民为本;反对逾矩,以顺训民;心中有信,一言九鼎;授词却敌,消弭战火;从爱出发,以仁止战;倡办私学,教化子弟;著书立说,影响后世……

 

  公元前621年冬十二月三日,柳下惠卒于食邑地柳下,享寿百岁。其贤妻姜氏,谥其夫展禽为惠,后世尊称柳下惠。《论语》记载:“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他担任士师时,由于公正断案,正直办事,得罪权贵,多次罢免,时上时下,并无怨言。《论语·微子》记载:“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以上论述,足见孔子对柳下惠的尊崇。

 

  《孟子·万章下》记载:“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将其与伯夷、伊尹、孔子并列尊为圣人,故谓之“和圣”。

 

  柳下惠,以其高尚的道德,朴素的为人,熏陶乡邻,影响世人,“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下》)。也就说,听到柳下惠的道德与为人,胸襟狭小的人,心胸也会宽大起来,刻薄的人,做人也会厚道起来,充分体现了柳下惠的人格魅力。

 

  柳下惠在国与国之间,主张“和”。鲁僖公26年(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他为此出谋划策,以尊先王“世世子孙无相害”,而片言退兵,避免了一场血战。柳下惠为官,秉持正道,孟子赞扬他:“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当今社会,贪腐成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扼腕叹息!我觉得廉政要学柳下惠,和谐要学柳下惠,诚信要学柳下惠,办学要学柳下惠,爱国要学柳下惠……

 

     倡导人人学圣贤,弘扬柳下惠美德,让“柳下惠之风”劲吹,但愿中华民族腾飞,公平公正,国富民强,屹立于世界之林!

 

 

祭先祖和圣柳下惠文

巍巍龙都,悠悠濮阳。

颛顼故里,柳氏故乡。

嗟嗟烈祖,日月同光。

食邑柳下,惠风和畅。

坐怀不乱,道德高尚。

夫圣妻贤,后世敬仰。

三公不易,威震四方。

一言九鼎,诚信定邦。

直道事人,三黜无妨。

书以三筴,当途钦仰。

片言退敌,以和为上。

治狱定谳,执法论纲。

儒学先驱,私学开创。

百世之师, 孔孟称扬。

荫庇后世,泽被乡邦。

派衍周公,姬展柳旺。

诗书立世,美名远扬。

道德传家,万古流芳。

卫国柳庄,国之栋梁。

秦末柳安,河东发祥。

一经传家,世隆名扬。

文以载道,子厚文章。

心正笔正,柳体劲刚。

人清词清,白衣卿相。

儒林四杰,称雄文场。

亚子诒征,诗文巨匠。

斌杰柳斌,柳氏贤良。

柳传志善,开创联想。

名贤辈出,家族辉煌。

木本水源,寻根祖上。 

墓园失修,后人惆怅。 

祭祖无门,失意彷徨。 

荒草萋萋,哭断肝肠。 

适逢盛世,和谐至上。

圣贤文化,重视发扬。

齐心协力,墓园重妆。

先祖期盼,后裔回乡。 

尊祖敬宗,家风传唱。 

名门望族,百世其昌。

 缅怀祖先  永矢弗忘。 

后裔子孙,浩浩荡荡。

肃立墓前,感慨忆往。 

根脉相通,壮怀激昂。

踌躇满志,奋发图强。

弘扬祖德,共建乡邦。

先祖懿德,山高水长。 

俎豆虔供,伏惟尚飨。

和圣柳下惠裔孙柳哲恭撰

天下柳家人网站:

http://www.txljr.com

 和圣陵园祭祖视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zQyNjI1NA==&mid=100000122&idx=1&sn=d6951d6e82100a5c1b2ea1ee5493cabe&chksm=696c77db5e1bfecd719f497c4f0b74939659b2b71083e74c5b02a145afa058318d701783d614&mpshare=1&scene=1&srcid=1006pYB2IiPWSxgEHJMb46NT#rd

一位柳下惠后裔的的寻根之谜

                            2016-10-31人民政协报07版

       我是一位“家谱迷”。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普通的柳氏家谱,让我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也因此迷上了家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一家之谱,到百家姓氏,我开始了漫长的寻根之旅,虽然道路坎坷,但无怨无悔!

发现身世,痴迷家谱

1970年,我出生在浙江兰溪的一个农民家庭。柳姓是当地大姓,我们村就有三四千人。我父母识字不多,两个伯父却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经常听他们说起一位名叫柳贯的祖宗“柳待制”,如何的才高八斗,如何的多才多艺,如何在死后被赐葬金头……先祖“柳待制”从此在我心目中既神秘又高大。对于他,我心中充满了崇拜。

1989年高中毕业后,我赋闲在家,开始通过村里的文化人,寻找自己的家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套17卷本的民国《蜀山柳氏宗谱》,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柳贯之死”的传说,根本是子虚乌有。

从那时起,我经常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寻找家谱。家谱是传家之宝,一般不轻易示人。我就找亲戚、托关系,这样才如愿看到不少家谱。由于家族内部存在矛盾,有的人不让看家谱,我只好隐姓埋名,说自己是外姓人,以此消除戒备,对家谱一睹为快。

就这样,在残缺不全的家谱中,我逐渐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和柳氏家族的渊源。浙江兰溪一支的柳氏,是宋朝时迁来的。当年,先祖柳铸护驾宋高宗来到临安(今杭州),时任参议大夫的柳铸不满秦桧卖国,便辞官隐居于现在的兰溪一带,后代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柳铸的六世孙柳金,曾中右科进士,生4子柳贺、柳贯、柳宝、柳实。柳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儒林四杰”之一,是我的21世祖。

彰显家风,垂范后世

从家谱中,我得知柳氏鼻祖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禽,出生于公元前720年,是鲁孝公的后裔。“柳下”是他的封邑,“惠”是他的谥号,后人尊称柳下惠。根据柳氏家谱和历史上的记载,柳下惠的后代有两支,一支姓展,一支姓柳。柳姓从祖籍山东兖州,辗转迁居到河南濮阳、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地。河东柳氏是名门望族,在唐朝时与著名的裴姓齐名,有“裴柳”之称。

一般人只知道柳下惠道德高尚,坐怀不乱,其实柳下惠诚实守信,秉公执法,主张和平,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退居柳下后,创办私学,招收弟子,授业解惑。据记载,他90岁时,上门求教的学生,还不下百余人。

柳氏家族,忠孝传家,诗书立世。身居高位,廉洁奉公;人处逆境,坚忍不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柳下惠直道事人,柳庄社稷为重,柳世隆一经传家,柳浑不治产业,柳宗元文以载道,柳公权心正笔正,柳玭清廉勤谨,柳开复兴古道,柳永人清词清,柳贯主善为师,柳英清官第一……到了现代,柳下传人有柳斌、柳斌杰、柳传志等社会精英,足以光大门楣,告慰先祖。

知道这一切后,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的家谱辈分为:瑞、喜、全、成、克、遵、祖、训,我谱名遵喜。为了学习、继承先祖柳贯的道德文章,我曾一度自作主张改名为“贯天”,意为“一飞冲天”;后来慕道先贤,又改名为“柳哲”,沿用至今。如今,我给儿子取名“祖和”。“祖”是在家谱中的字辈,“和”字则取自先祖柳下惠的尊号“和圣”,希望把柳氏祖先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倡导联谊,河东寻根

在研究家谱过程中,我深感学力不足。因此,提高学术水平,就成了当务之急。1996年3月,我离开故乡,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

在北大,我查阅名人录,每每见到柳姓名人,就感到格外亲切。我常想,能不能把这些柳家人联合起来,一起弘扬柳氏文化。

血脉相连,心灵相通,“一家亲”的和谐气氛,让我有了新的想法:从研究一家之谱,推而广之,让更多的人了解家族文化,学习家训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于是,我开通了个人博客,创办了“天下柳家人”网站。网站开通后,我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柳氏宗亲发来的邮件,咨询各类家族问题。我还准备把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家谱整理起来,编纂一部《华夏柳氏通谱》,传之后世,泽被子孙。

“河东吾土首山阳,梦里时时问故乡”先祖柳贯诗句,一直萦绕耳边。河东寻根,一直是我的梦想。机缘巧合,2004年,终于来到河东柳氏故里永济。“柳门空石”前,与先祖气脉相通的那一刹那,我不禁感慨万千。

据记载,“柳门空石”置于柳宗元祖居正门。石高四尺许,无雕琢之痕,纹成自然,玲珑苍古。当年“破四旧”时,石头曾被打裂,埋入泥土中,所幸未被损毁。它是河东柳氏祖居留下的唯一遗物。后来,我给当地政府写信,建议开发柳氏文化,建造柳园、柳宗元纪念馆、柳宗元广场等设施。没想到我的建议被采纳,而这块见证了柳氏家族辉煌历史的“柳门空石”,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搜集家谱,历尽艰辛

研究家谱的这些年,我为了收集更多更全的家谱,可谓历尽艰辛。

有一年,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自己是柳宗元的后裔。我不敢确定,就让他们寄些证明资料来。不久,我收到了《昆仑柳氏家谱》的部分复印件,记载着他们是柳宗元堂弟柳宗一的后代。

根据该家谱记载,柳宗元曾镇守过广西昆仑关,后代就定居于此。我马上意识到这本家谱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正巧对方也邀请我去当地考察。2007年8月,几经辗转,我来到广西,见到了整套家谱,对方还送给我一套复印件供我研究。这是我得到的比较完整、可信的关于柳宗元后裔的家谱。

2007年下半年,新疆乌鲁木齐当地报纸报道,发现了柳宗元后裔家谱《泾川柳氏宗谱》。我打电话到那家报社,通过记者得到了收藏者的联系方式。1个月后,我终于得到了从新疆寄来的家谱复印件。

经过研究,我发现这本家谱和安徽岳西的《河东柳氏宗谱》属于同一源流,是一份珍贵的家谱资料。该家谱有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柳永等先祖遗像,有柳宗元、柳玭、柳开等柳氏名人所写的序文,还有柳氏家训等,弥足珍贵。

为了寻找家谱,我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资金紧缺,就睡大通铺、啃干馒头,只为省下钱来,复印家谱资料。在图书馆,为查阅家谱,我一坐就是一天。去小山村调查寻访,翻山越岭,磨破了几双鞋子。为了研究柳传志的家谱,我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都泡在国家图书馆,坐公交车,来回就要三四个小时,后来还坐火车去柳传志老家镇江实地调查。为了找到著名画家柳子谷的家谱,我辗转数千里,终于在江西玉山的穷乡僻壤里找到了老家谱……

这些年来,我秉承祖训,不遗余力地弘扬柳氏文化。先后参与策划举办了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纪念大会、柳宗元文化节、第四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柳公权逝世1140周年纪念大会、柳下惠研究院成立大会、和圣柳下惠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和圣柳下惠思想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并重修了河南濮阳柳下惠墓,出版了《柳氏名门》等著作,指导各地编修家谱。目前,《华夏柳氏通谱》也正在筹划编纂中。

只有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才能社会和谐,国富民强。因此,我也愿携手有识之士,让“家国”文化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竭尽绵薄之力。(刊于2016年10月31日《人民政协报》)

柳哲,浙江兰溪人,著名姓氏文化研究专家。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家谱网总策划、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东方文化馆秘书长、中华大族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姓氏文化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顾问、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编著有《柳氏名门》等,在海内外发表各类文章数千篇,自学成才的事迹,曾被媒体广泛报道,被誉为“北大旁听十年熬成的学者”、“北大游学代言人”。他醉心文学,热爱公益,先后创办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香山文化部落、京城游学堂、中华姓氏大讲堂等公益机构,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三千年展氏族谱揭秘:

柳下惠子孙曾两遭灭门之灾

柳哲 

  笔者发现了一部传承近三千年历史的和圣柳下惠后裔《展氏族谱》,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子孙在其身后遭遇鲜为人知的天灾人祸,曾两次遭遇灭门之灾,一次因“满门抄斩”,子孙几乎被杀尽斩绝,一次因山东“蝗灾瘟疫”,子孙几乎全部生病亡绝。 

  民国5年的平阴共和石印局石印本和1985年的重修本。谱系从柳下惠至今一代不缺,非常完整,已接近90代。该族系一直追溯到黄帝,单从柳下惠算起,该家谱也比近年媒体报道的世界上最长的孔子家谱要早160多年。 

  根据该族谱记载,始修谱系的是柳下惠8代孙展迈。“展迈,字子越,不求利达,锐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柳下惠10世孙展瑞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谱。该族谱记载:“展瑞,字伏图,瑞祖景慕先烈,介节自持,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自终始焉。其言曰:‘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三黜不去……’”之后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以迄于今,展氏子孙续修族谱近20次。 

  该族谱记载“ 始祖和圣,讳获,字季禽,鲁公族上大夫,食邑柳下,谥曰惠。生于故县,长于堰头,葬于故赵村。 

二代:喜,鲁公族,上大夫。子一庄叔。 

晖,子一虞叔。 

三代:庄叔,字恪,鲁公族,上大夫,与季文子同朝,季氏专政,不能有为。 

子二:大闲,被害,卓。 

虞叔,子二:既辅、明吾。 

四代:大闲,被害,无子; 

卓,字孟立,鲁公族大夫,与公子子仲同相,交善,遭南剻之判,平子怒,子仲因污卓与同谋之,戮其满门,临难大呼:“无辜受戮,天其鉴之,凡我族人,倘有漏网,勿仕宦途”。子二:淇、溱。 

既辅,被害;明吾,被害。 

五代:淇,被害。溱,在外戚家,闻凶变,逃于齐,改姓柳。子二:如心、念祖; 

六代:如心,已归鲁复姓,子一岐。念祖,未归鲁,姓柳。其后有仕于秦者,家于河东者,迁居解县者,散处远乡,不便合谱,故谨记其事,使族辈知柳展一本同体之由也。” 

  根据以上内容记载,可知柳下惠的曾孙展卓与公子子仲同相而后遭诬告而罹难,遭遇灭门之祸,根据族谱所载被杀的就有5人,唯一一个漏网躲过灭门之灾的是柳下惠5世孙展溱,由于当时他在外戚家,听到凶变后,逃避到齐国,改姓柳,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回到了鲁国,恢复展姓,成为现在展姓的祖先,另外一个儿子仍姓柳,应该是现在柳姓的祖先。 

    根据该家谱记载,柳姓是展溱因避祸而改姓。与柳下惠“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传统的说法有很大的区别,该族谱的发现,也许可能纠正历史上柳姓来源的传统说法。 

  据查,柳下惠子展喜、孙展庄叔、展虞叔等在史书上均有记载,可见该族谱资料非常可信。过去史书对展喜、展庄叔、展虞叔虽有记载,但不知道他们与柳下惠的明确传承关系,该族谱一发现,解开了许多历史的谜团。 

  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15代孙展孚在“家藏祖遗简册,遭秦苛政,追焚一空,终日号泣”,读之,作为后人的笔者仍惋惜不已,至今极难看到柳下惠的著作,也许与这次“焚书坑儒”大有关系。 

  根据该族谱对柳下惠20代子孙有如下记载:“自汉平帝元始元年,山东大旱有蝗虫兼有瘟疫,人死七分,逃灾者十有八九,齐鲁几无人矣。”从上可知道柳下惠20代子孙,遭遇一次天灾人祸,子孙几乎因瘟疫死绝。据家谱记载20代子孙共55人,明载病亡者31人,无后者22人,有后者仅仅5人,21代仅有13人(无子者仍有4人),比前代锐减了四倍。该族谱对21代孙展武有如下记载:“展武,字国柱,号绍光,公性至孝,因父多疾,乐意岐黄之术,随精于医。”也许因为展武的精于医术,20代的展氏族人没有因瘟疫和大旱而死绝,展氏一脉才得以延续,三千年族谱也才因此得以保存。 

  新发现的展氏族谱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家谱之一,它是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准备与展氏族人共同将它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做好展氏族谱的研究、宣传与保护工作。

羊城晚报:柳氏后人为宋大词人柳永“平反”——

                

   柳永教子有方

                              柳哲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出身名门,词坛称雄,风流绝代。柳永先祖有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他们的道德、文章、书法,称雄当世,光耀后代。先祖遗风,对于柳永不无影响。柳永不仅擅长诗词,更是治学严谨,堪称大儒。

在古书《古文真宝》中收录的柳永《劝学文》,就是明证。这不愧是一篇教子经典,劝学名篇。由于柳永词名太盛,这篇文章,少有关注。全文不长,抄录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都是进士,文播四方。柳永之子柳涚、侄子柳淇,皆中进士,名传后世。一门父子叔侄五进士,可谓显赫一时。这并非是偶然的,这与柳氏家学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苏镇江柳永后裔编纂出版了《京江柳氏宗谱》。根据家谱记载,柳永后人中,出过多名进士,至于举人、秀才、学士、硕士、博士,更是不计其数。国学大师柳诒徵、著名企业家柳传志等,是当世柳永后人中的佼佼者。

柳氏家谱中,记载柳永事迹的不少。抄录其中两套家谱有关内容,可见柳永在家族中的崇高声望。安徽泾县清嘉庆二十一年《泾川柳氏宗谱》记载:“公讳永,字三变,宋仁宗景祐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屯田先生。尝作词,辑之名曰《柳氏乐章集》,见者嘉之,诗曰:斯文奕世仰公传,天赐繇裔启后贤。梓里邑中沾化育,万家黎庶庆重天。章章乐府称佳句,集集新诗荫海边。当时手泽今还在,六合弥闻动地欢。”

清光绪十七年《京江柳氏宗谱》记载:“仁宗时,耆卿(柳永)亦饶有文誉,而于音律尤精,东坡每见其词,自谓不及。不拘小节,未获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详于县志,而同时有柳涗(实为柳永之子)者,世居丹徒,登宋庆历六年进士,历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见于史者也。”

柳永的《劝学文》,时下仍有现实意义,可谓千金不换的教子良方。(原载2016年6月1日《羊城晚报》)

和圣柳下惠家族千年《家范》传千秋

柳哲

 恰逢孔孟推崇的鲁国大夫、百世之师、圣之和者、道德典范、私学先驱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之际,笔者有幸在一套清代《展氏族谱》上,发现了一篇传承二千余年的《家范》,世所罕见,弥足珍贵。家谱乃传家之宝,往往秘而不宣。该《家范》,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编撰《家范》一书时,也未及采入该《家范》,以致湮没无闻。

 

   《展氏族谱》《世系》卷,对柳下惠10世孙展瑞,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瑞,字伏图,景慕先烈,介节自持,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自终始焉。其言曰:‘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阐。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

 

     展瑞撰著之《家范》,言简意赅,虽然短短80字,却把先祖柳下惠的高风亮节,高度概括,告知后人。

    《展氏族谱》始修于柳下惠8世孙展迈。家谱有如此的记载:“迈,字子越,不求利达,锐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展迈之孙展瑞在续修家谱时,又撰写了《家范》,使家谱更为完整。既有《世系》,又有《家范》,代代相传,教育后人。

     展迈在《家范》中,以“夫圣妻贤”,赞誉先祖,并非虚言,可谓是实至名归。《家范》开首两句:“派衍周公,宗鲁道范”,交代了柳下惠家族的家世与家风。柳氏出于周公之后,尊奉鲁国“道范”。《家范》接着这样记述:“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概述了先祖柳下惠的主要事迹。“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阐”,以孔孟的评价,更加说明了柳下惠人格之高尚。最后四句,“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要求子孙接续祖宗事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范》涉及的典故不少,如三黜不去、岑鼎明信、受命却师、蔽贤窃位、三公不易等,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做更多的说明。

     《家范》的发现,对于研究先秦家风、家训以及柳下惠,相信不无裨益,对于《全先秦文》的辑录出版,也是不可或缺的好素材。

黔东南日报: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柳哲

我读过不少介绍孔子的著作与文章,都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对于这些说法,我并不苟同。我以为,孔孟推崇的百世之师、和圣柳下惠,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孔子是我国春秋后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集大成者,已是举世公认。关于孔子是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的说法,我是在研究了一大批近年发现的柳下惠的有关文献后,才产生怀疑的。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我所发现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供学术界参考。

  柳下惠,鲁国上大夫,曾任士师,姓展,名获,字禽,又字季。食采于柳下,死后其妻私谥以“惠”,故曰柳下惠。

  柳下惠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孔子和孟子皆对其推崇备至。孔子称赞柳下惠“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轻财不匮”,是“言中伦、行中虑”的高尚“逸民”。(《孔子家语·贤君》)孟子称柳下惠是可为“百世之师”的“圣人”:“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还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大圣人。

  山东平阴、莱芜等地柳下惠后人保存的《展氏族谱》(光绪18年—民国5年)以及柳下惠后裔柳明瑞等人提供的资料发现,柳下惠生前一度创办“私学”教书育人,并且著书立说,影响深远。

  民国王价藩、王亨豫所编的《泰山丛书》丁集所编的《和圣年谱纪事》以及《展氏族谱·圣祖年谱》,就记载了柳下惠从事教育的内容:“五十四岁,在鲁教育门人”;“六十四岁,教育门人,日益众”;“八十五岁,食邑柳下,广植柳树”;“九十岁,从游者,逾众,担簦负笈而来者,百余人。”

  《展氏族谱·世系》记载:柳下惠“葬于故赵村”。《展氏族谱·墓志》:“瑕邱之东北,有里名故赵者,其地泉甘土肥,民淳俗美。和圣与门人尝游于此,语门人曰:‘吾殁当卜葬于斯。’及卒,因请于文公而卜葬焉。门人施仲良等筑其墓,封高丈余,袤九十尺,其制三阶。”另曲阜“衍圣公府”存展氏《墓志》,与《展氏族谱》的记载相同。

  春秋时鲁国有瑕丘邑,秦置为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西汉元封3年为瑕丘国,后改为县。西晋废,隋复置,移治今兖州城区。其境内之“故赵庄”,今名不详。据《展氏族谱》所载故赵村的方位分析,似为今兖州市西北的高庙村。据清康熙《滋阳县志》记载:“柳下惠墓:城西八里进贤社。封高丈余,墓袤九十尺,其制三阶,乃门人所筑。燕人伐齐,路经此道,下令曰:‘有近柳下季垅百步樵采者,死不赦!’即此,墓上建‘柳先生庙’,从门人所称也。庙制耸翠,俗呼‘高庙’。”后因以名村。

  据记载,柳下惠辞去鲁士师后“在鲁教育门人”,似应在民间教育门人,特别是柳下惠85岁食邑柳下后,由于他的德高望重,从游者也越来越多。90岁那年,正式上门求学的,就有上百人。教育规模能达百余人,这在古代教育史上,已经是蔚为壮观了。这也开创了90岁高龄以后,仍在从事私立教育的历史奇迹。柳下惠享寿百岁,门生应该不计其数。目前为止,有据可查、有名有姓的柳下惠门人,除了儿子展喜等外,施仲良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以为,柳下惠创办私学,在其晚年达到高峰,并影响后世。柳下惠的学术与教育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比他晚一二百年出生的孔子孟子,这在孔孟的著述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氏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记载:“八儒:二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成百氏之源……漆雕氏传《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仲梁(良)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

  这里提及的“仲良氏之儒”,可能就是柳下惠门人施仲良为代表开创的仲良氏学派。如果是的话,足见柳下惠的道德学术对于后世的影响。

  遗憾的是,柳下惠墓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柳下惠的道德学术与高风亮节,包括他创办私学、教书育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功在千秋!(原载2016年12月3日《黔东南日报》)

  诗书立世  道德传家

——漫谈中华柳氏家风

 柳哲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传统风尚,是融在血液里的气质,浸入骨髓中的品格,立身行事的准则,家族的宝贵财富,社会和谐的根基。

 

    良好家风的传承,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有了精神有了魂魄。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激励着后裔子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也是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沧桑磨难,依然历久弥新、亘古长青的源动力之所在。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名人家训,熠熠生辉,家风传承,各有千秋。作为姓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柳氏家风,“道德传家,诗书立世”,光耀古今,垂范后世。

 

     说起柳氏家风,不能不提起柳氏鼻祖柳下惠。柳下惠,黄帝后裔,派衍周公,姓展,名禽,字季,鲁国(今山东兖州)人,展柳共同祖先,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柳姓后分派于河东解州,最后子孙遍及海内外。柳下惠人品高尚,孔子称贤,孟子尊圣,被誉为“和圣”。

 

   清代道光版的《展氏族谱》《世系》中,有一篇《家范》,“藏在深闺人未识”,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恐怕这是先秦时期的我国最早的家范之一。现抄录如下:

 

   “瑞(展瑞,柳下惠10世孙,笔者注),字伏图,景慕先型,介节自矢,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相始终焉。其言曰:

 

    ‘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阐。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

 

   《展氏族谱》始修于柳下惠第8世孙展迈。家谱这样记载:“迈,字子越,不求利达,锐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展迈之孙展瑞,接着又撰写了《家范》,使家谱更为完整。既有《世系》,又有《家范》,代代相传,教育后人。

 

    《家范》,以“夫圣妻贤”,赞誉先祖柳下惠,实至名归,并非虚言。《家范》开首两句:“派衍周公,宗鲁道范”,交代了柳下惠家族的家世与家风。柳氏出于周公之后,尊奉鲁国礼仪。周公生长子伯禽,代父就封鲁国,为鲁国开国君主,尊为鲁公。柳下惠亦为伯禽、鲁孝公之后。

 

    《家范》接着这样记述:“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概述了先祖柳下惠的主要事迹。“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阐”,以孔孟的评价,更加说明了柳下惠人格之高尚。这在《论语》、《孟子》等书里,可以得到印证。

 

   最后四句,“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赞誉先祖柳下惠“风师百世”,也是孟子尊柳下惠为“百世之师”的最好明证。《家范》要求子子孙孙,接续祖宗事业,恪守先祖家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有关史料记载,柳下惠后裔有三支,目前有家谱可证的是展、柳两支。从“生齿之繁,人才之秀”而论,柳下惠后裔柳氏一支,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柳下惠裔孙有柳庄,乃卫国大夫,大史(太史),“社稷臣”,家谱记载仕为卫宗伯。其逝世后,卫献公曾亲往柳府祭祀柳庄。秦时,柳下惠、柳庄后裔柳安,始迁河东,为河东柳氏开派始祖。从他之后,柳氏在河东繁衍生息,世代簪缨不替,世称“世家河东”。柳氏家族出过皇后,出过驸马,宰相不为少数,单单唐代一朝,就有宰相三人。闻名于世的有南朝宋、齐大臣柳世隆,南朝梁诗人柳恽;唐名相柳奭、柳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文豪柳宗元,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文学家柳冕,史学家柳冲,唐御史大夫柳玭等;宋代有学者柳开、词人柳永;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柳贯;明十三世封侯的安远侯、军事家柳升;近代学者栁诒徵、诗人柳亚子等;当代则有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等等,不一而足。

 

   柳氏家族,有着良好的家风。唐代柳公绰、柳公权、柳仲郢、柳玭为代表的柳氏家族,重视家学与家教,而闻名于世!传承千年,享誉后世的《柳玭叙训》(又名柳氏家训),不独柳氏子孙刻于家谱,立碑祠堂,恪守祖训,世代传承,其他官宦家族也无不纷纷效法,载之于谱,刻碑于祠,可见该家训影响之大。

 

     柳诒徵、柳传志同为江苏镇江族贤,柳永后裔,他们的家谱《京江柳氏宗谱》,编修于光绪17年。此套家谱第二卷,收录了部分柳氏家训,教育子孙。其中家谱记载:

 

   古昔圣贤,著书立言,垂训后世,莫不切于人之身心性命,皆当书绅佩服!但前言往行,美不胜书,谱难悉纪,谨录河东列祖家训数则,著于简端,俾后世子孙,知所遵守云。

 

    唐河东节度使子宽公,讳公绰,最名有家法。中门东有小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斋,诸子仲郢,皆束带晨省于中门之北。公绰决私事,接宾客,与弟公权及群从弟,再会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则命子弟一人,执经史,躬读一过,讫,乃讲议居官治家之法,或论文,或听琴,至人定钟,然后归寝。诸子复昏定于中门之北,凡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变易……

   

    河东柳氏自公绰、公权开家,其后若仲郢、若璞、若珪、若璧、若玭,皆有家法。牛僧儒为相,尝叹云:“非积习名教,不易有其人也。玭公,字直清,以明经补秘书正字,有文风,昭宗欲用为相,中官谮之,乃止。尝述宗训,以戒子孙焉。”

  

     柳玭宗训:“夫门第高者,一事坠先训,则异它人,虽生可以苟爵位,死不可见祖先地下。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窥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修己不得不至,为学不得不坚!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它人用,己无善而望它人爱,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天泽不润,虽欲弗馁,可乎?

  

    余幼闻先公仆射言:“立己以孝悌为基,恭默为本,畏怯为务,勤俭为法。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恭,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莅官则絜己省事,而后可以言家法;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忧与祸不偕,絜与富不并。”

  

    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忧则恐惧,恐惧则福至”。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世族远长,与命位丰约,不假问龟蓍星数,在处心行事而已。

  

《京江柳氏宗谱》对镇江柳氏始祖柳永也有这样的记载:

   

 “仁宗时,耆卿(柳永)亦饶有文誉,而于音律尤精,东坡每见其词,自谓不及。特不拘小节,未获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详于县志,而同时有柳涗(实为柳永之子,笔者注)者,世居丹徒,登宋庆历六年进士,历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见于史者也。”

   

  《古文真宝》录柳永撰《劝学文》,可谓是一篇“家训”,教子经典。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深受柳氏家训影响,不坠家风,皆是中进士,成名宦,文播四方,名传千古。柳永子柳涚与侄子柳淇,亦高中进士!《劝学文》,寥寥数百字,足见柳氏家风之一斑。《劝学文》全文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京江柳氏宗谱》收入的《来止公宗训十条》与《楷人公宗诫十六条》,都是清末上乘的家训。由于篇幅所限,仅摘录其目如下,亦可窥见一斑!

   

 《来止公宗训十条》:一、忠于君;二、孝于亲;三、和于兄弟;四、睦于夫妇;五、信于朋友;六、教子孙;七、敦礼仪;八、务廉耻;九、务勤俭;十、积德行。

   

 《楷人公宗诫十六条》:一、戒宿娼;二、戒赌博;三、戒同族争财构怨;四、戒任子弟在外游荡;五、戒有子多置妾婢;六、戒什物衣食务求精美;七、纵妇女寺院烧香入尼庵嬉游;八、攀显宦结亲并借债嫁娶;九、蓄养歌童俊仆;十、戒购置古董玩物;十一、戒酗酒争横;十二、戒造假山园亭;十三、戒狃于风水久露亲丧;十四、戒烧炼致身家败灭;十五、戒坐食,不治生业;十六、戒刚愎,不听善言。

  

 

  南朝宋、齐大臣柳世隆,可谓是清白传家,“不如一经”。有关史书记载:柳世隆性清廉,惟盛事坟典。张绪问曰:“观君举止,当以清白遗子孙耶?”答曰:“身之外,亦何所须。子孙不才,将为争府;如其才也, 不如一经。”复为尚书左仆射,不干事务,垂帘鼓琴,甚获清誉。

 

 我家传的一套民国版《蜀山柳氏宗谱》,介绍了我们这支柳氏的来源:

“柳铸,雍二十三,讳铸,字师颜,号西墅。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公乃诚公幼子也。宋建炎间,协同赵忠简公鼎,护驾南渡,而居于杭,退而不仕,惟嗜堪舆,遍览胜筑,自浙之浦,而登蜀山之下,见山川秀雅,局势环聚,天峰拱揖,水口成形,心甚慕之,因遂家焉。横溪之居,自祖为始。”

 

    柳铸,我的27世先祖。家谱明确记载了我们系柳下惠之后,“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接着介绍了河东柳氏的昔日辉煌:“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

     至于唐代大儒柳宗元的“吏为民役”,唐代名相柳浑的“假宅而居”,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心正笔正”、宋代词人柳永“人清词清”、元代大儒柳贯的“吾家不贵奢”“处仁在择里”等等,无不是柳氏的好家风,值得后世子孙发扬光大。

 

二十年前,我步21世先祖柳贯之后尘,负笈北大,游学京城,克服重重困难,砥砺前行,痛并快乐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经常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我如痴如醉,坚守梦想,永不言弃?那是通过从事柳氏文化研究,寻根问祖,修缮祖墓,编纂家谱,传承家风等一系列活动,汲取了柳氏先祖的精神滋养,先祖懿德,山高水长,2700余年历史的柳氏优良家风,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引领着我!让我在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克服了人性的弱点,战胜了自我,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在京城立足,成家立业,著书立说,研究家谱,从事公益,与同道一起,创办了京城游学堂与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

 

    作为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曾发起组织了纪念唐代大儒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座谈会以及纪念和圣柳下惠诞辰2732周年暨河南濮阳和圣陵园落成仪式等系列活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柳斌杰为“和圣柳下惠墓”题字,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为“和圣陵园”题字,充分体现了柳氏子孙为弘扬祖德,振兴家族,弘扬国粹,复兴中华的美好愿望与坚定决心!

 

   习近平主席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只有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 才能社会和谐,国富民强。“家家修家谱,人人学家训,个个传家风”,让“家国”文化深入人心,让家风传承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三千年柳氏家风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宝库中的“冰山一角”。作为一名谱牒学者,漫谈柳氏家风,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有识之士,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为推动“中华好家风”的世代传承与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寻根问柳

柳哲 

 

 我是一位“家谱迷”,出生在浙江兰溪,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普通的柳氏家谱,让我了解了身世,迷上了家谱,一发不可收拾,从一家之谱,到百家姓氏,开始了漫长的“寻根问柳”之路,虽然道路坎坷,但我无怨无悔!

  1970年,我出生在浙江兰溪的一个农民家庭。柳姓是大姓,我们村就有三四千人。父母识字不多,两个伯父却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经常听他们说起一位名叫柳贯的祖宗“柳待制”,如何的才高八斗,如何的多才多艺……先祖“柳待制”在我心目中,既神秘,又高大,对于他,谜一样的人物,我心中充满了崇拜。

  1989年高中毕业后,我赋闲在家,开始通过村里文化人寻找自己的家谱。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套17卷本的民国《蜀山柳氏宗谱》,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柳贯之死”的传说,根本是子虚乌有。

  高中毕业后,我经常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寻找家谱。家谱是传家之宝,一般不轻易示人。我就找亲戚、托关系,一般都会如愿。就这样,在残缺不全的家谱中,我逐渐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和柳氏家族的渊源。浙江兰溪这一支柳氏是宋朝时迁来的。当年,先祖柳铸护驾宋高宗来到临安(今杭州),时任参议大夫的柳铸不满秦桧卖国,辞官隐居于现在的兰溪一带,后代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柳铸的六世孙柳金,曾中右科进士,生四子柳贺、柳贯、柳宝、柳实。柳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儒林四杰”之一,他是我的21世祖。

  从家谱中得知,柳氏鼻祖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禽,出生于公元前720年,是鲁孝公的后裔。“柳下”是他的封邑,“惠”是他的谥号,后人尊称柳下惠。根据柳氏家谱和历史上的记载,柳下惠的后代有两支,一支姓展,一支姓柳。柳姓从祖籍山东兖州,辗转迁居到河南濮阳、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地。河东柳氏是名门望族,在唐朝时与著名的裴姓齐名,有“裴柳”之称。

  一般人,只知道柳下惠道德高尚,坐怀不乱,其实柳下惠诚实守信,秉公执法,主张和平,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退居柳下后,创办私学,招收弟子,授业解惑。他90岁时,上门求教的学生,还不下百余人。

  柳氏家族,忠孝传家,诗书立世。身居高位,廉洁奉公;人处逆境,坚韧不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留下了柳下惠直道事人,柳庄社稷为重,柳世隆一经传家,柳浑不治产业,柳宗元文以载道,柳公权心正笔正,柳玭清廉勤谨,柳开复兴古道,柳永人清词清,柳贯主善为师,柳英清官第一等先祖遗风。

  河东世泽启千年,笔谏家声传万古!文学家柳宗元和书法家柳公权,可谓是柳氏家族之翘楚。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出身官宦家庭,才华横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留下了600多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作品,著有《柳河东集》。柳公权,陕西铜川人,书法遒劲有力、结构严谨,自成一体。

  柳氏家族,光耀千秋!知道这一切后,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的家谱的辈分:瑞、喜、全、成、克、遵、祖、训,谱名遵喜。为了学习、继承先祖柳贯的道德文章,曾一度自作主张改名为“贯天(冠天)”,意为“一飞冲天”,后来慕道先贤,又改名为“柳哲”,沿用至今。现在想来,当年实在有些好高骛远,但先祖的丰功伟绩,对于后代确实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如今,我给儿子取名“祖和”。“祖”是在家谱中的字辈,“和”字则取自先祖柳下惠的尊号“和圣”,希望把柳氏祖先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百世之师柳下惠        

 

                    柳哲

     柳下惠“坐怀不乱”,传为千古美谈!他更是一位“儒学先驱,道德典范”,其道德精神,照耀古今!我觉得廉政要学柳下惠,和谐要学柳下惠,诚信要学柳下惠,办学要学柳下惠,爱国要学柳下惠……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之古圣先贤,鲁国之“正人君子”。孔子称贤,孟子尊圣,德隆道尊,万世师表。柳下惠,一生恪守周礼,坚持修身养性。突破世俗,体暖寒女;士师任上,执法以平;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斥祭海鸟,以民为本;反对逾矩,以顺训民;心中有信,一言九鼎;授词却敌,消弭战火;从爱出发,以仁止战;倡办私学,教化子弟;著书立说,影响后世……

 

  公元前621年冬十二月三日,柳下惠卒于食邑地柳下,享寿百岁。其贤妻姜氏,谥其夫展禽为“惠”,后世尊称“柳下惠”。《论语》记载:“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他担任士师时,由于公正断案,正直办事,得罪权贵,多次罢免,时上时下,并无怨言。《论语·微子》记载:“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以上论述,足见孔子对柳下惠的尊崇。

 

  《孟子·万章下》记载:“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将其与伯夷、伊尹、孔子并列尊为圣人,故谓之“和圣”。

 

  柳下惠,以其高尚的道德,朴素的为人,熏陶乡邻,影响世人,“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下》)。也就说,听到柳下惠的道德与为人,胸襟狭小的人,心胸也会宽大起来,刻薄的人,做人也会厚道起来,充分体现了柳下惠的人格魅力。

 

  柳下惠在国与国之间,主张“和”。鲁僖公26年(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他为此出谋划策,以尊先王“世世子孙无相害”,而片言退兵,避免了一场血战。柳下惠为官,秉持正道,孟子赞扬他:“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当今社会,贪腐成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扼腕叹息!倡导人人学圣贤,弘扬柳下惠美德,让“柳下惠之风”劲吹,但愿中华民族腾飞,公平公正,国富民强,屹立于世界之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