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快乐是自己的影子,长大后,快乐是远处的目标

2021-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在哪儿都是小学生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小时候那么容易快乐?

始终想不明白。

放风筝摔进菜窖里,差点瞎了一只眼睛,去医院的路上,还在想今天风大一点就好了;捉迷藏从房顶上掉下来,右手小臂当场摔断,还坚持着想把游戏做完;跳绳比赛过于投入导致心跳过速送进了医院;住在医院里打吊针半个月,把《小灵通漫游未来icon》几乎背了下来;为了抓蜻蜓,短短的放学回家路要走一两个小时;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除了学习本身让人不那么快乐,几乎其他任何事都能让我忘掉时间,全身心投入。而且年龄越小,快乐越重。

似乎“快乐”本身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出生时,它是满血,人一路长大,“快乐”的血量一点点减少。

进入成年这个赛道,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遇到几件大大损失血量的事,“快乐”丢掉的血量,都补充给了“经验”“阅历”这一对双胞胎兄弟。

遇到什么事情时,这两兄弟每每率先出场,评估一番,加几道小心、戒备,然后“快乐”才被放出来,羞答答像见不得光,适可而止的微笑、紧锁着眉头放松,一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像受惊的兔子,电打一般的躲起来。

全身心投入,就能快乐。

为什么小时候就能全身心投入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