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同成长共快乐

2022-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言ru玉

生儿防老,这是父辈常说的一句话。在老一辈的观念路,生养孩子就是等到老的是时候有所依靠。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道德的捆绑,孩子与父母终将是独立体。父母与孩子的爱,是分离的。孩子的成长会慢慢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离父母的视线会越来越远。有一天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有了孩子后,慢慢觉得孩子与父母一路相伴,成为彼此成长的精神支柱。在陪伴小娃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慢慢把小娃当作自己的朋友。小娃的童心让自己看到纯澈的世界,父母的成熟的观点成为孩子成长的灯光,引领着她不断先前奔跑。有了这样的感受,每次小娃犯错或者表达她的想法和观点时,我们就更加能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其实并不孩子不懂表达她的观点,更多的时候是成年人用自己的一己之见在无意间否定孩子的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反抗。我们有缘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和精神支柱,唯有这样的亲子关系是能抵挡岁月的考验,也不管将来孩子离开我们的视线,我们之间的心灵默契就是跨越这鸿沟的坚固桥梁。

见证过许多家庭的亲子关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沟通渐渐陷入僵局。父母觉得孩子变了,孩子觉得父母不再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这过程中都凝聚着父母想一直能操控孩子的思想,孩子想拥有自由的思考空间。除了彼此理解,更需要的给对方自由的空间,互不干涉。

和小娃一起刷牙,突然听到小娃说,妈妈我想自己尝试刷牙,不再让妈妈帮忙。我一定可以自己刷干净的。三岁的小孩已经有独立的意识,这是一件好事。父母的放手,小孩才会有成长的独立性。这年代的孩子太幸福,感恩的心却越来越弱。终归还是包办型的父母太多。认为孩子离开父母的指指点点,会把事情搞砸。孩子是需要再试误中得到锻炼,孩子只有不断的摸索,才能熟能生巧。因为见过太多包办型的父母,所以这样的经历也让自己警醒,要不断的放手让孩子尝试。自从放手让小娃自己刷牙后,孩子的手法越来越利索,包括挤牙膏这件事都可以自己完成。每次睡觉前,刷牙已经不需要再提醒。每次喝完牛奶,自己就开始动手。昨晚喝完牛奶还主动去洗杯子,之后再用杯子接水,咕噜了几口水,以免长蛀牙。

今晚给小娃洗澡,在我转身拿浴巾时,小娃已经利索地脱下衣服并把需要换洗的衣服放进了洗衣机。等我走进浴室,问小娃为什么这么快换衣服,小娃很自信的回答:“妈妈,我已经帮忙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面了,这样爸爸就可以直接按开关,把衣服洗好,用衣架亮起来。

孩子的成长就是从父母放手的瞬间开始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次完美,孩子的成长和习得,也需要不断的努力锻炼,再自己的摸索中不断变得独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