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__周易《人生感悟ABC》国学与传统文化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2019-06-06  本文已影响3人  落叶他乡树_3a2e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足以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孔颖达上述论说中所称“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之语。这“义理”二字,实属孔颖达的慧眼所在。

王弼易学的根本思想在于“阐理”,其最本质的历史意义莫过两端——一是排除前代“象数”易学之积弊,二是开辟后世“义理”易学之先河。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可以说,王弼易说的异军突起,又经孔颖达的发挥弘扬,在中国易学史上终于形成了“义理派”与“象数派”两军对阵的先期局势,并使“义理派”的绝对优势长期保持了一千多年,历唐、宋、元、明、清诸朝而盛行不衰。

其间宋代程颐、朱熹的开拓,元、明以后诸家的传承固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推溯其源,王弼的创始之功赫然而不可磨灭。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这里我们并不着意于详评中国易学史上“象数派”与“义理派”这两大主要派系的是非得失,但后世学者对王弼易学之毁誉不一,则往往与这两派的争端息息相关。

誉之者称其以义理阐《易》,独标新帜;毁之者病其援老庄入《易》,排斥汉学。平情论之,《易》之为书,本于象数,发为义理。苟遗象数,则《易》义无从而发;倘弃义理,则《易》旨无所归趋。故象数与义理,于易学实为相互依存之两大要素。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然汉代言象数之家,往往颇有泥象数而不化之弊,王弼易学乃针对其弊,借助老庄哲学以论《易》,倡扬得意忘象以阐理,无疑有着至为重要的积极意义。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故清初学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自序》指出:有魏王辅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日时岁月、五气相推,悉皆摈落,多所不关,庶几潦水尽而寒潭清矣。

顾论者谓其以老、庄解《易》,试读其注,简当而无浮义,何曾笼落玄旨?故能远历于唐,发为《正义》,其廓清之功不可泯也。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此说对王弼易学的“得意忘象”说作了全面肯定,认为其注《易》虽有引老、庄为说,但“简当而无浮义”,于汉易象数之积弊有“廓清之功”,改变了当时的研《易》风尚,出现了“潦水尽而寒潭清”的局面。这一评价,应是客观公允的。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此后胡渭撰《易图明辨》,也十分赞成黄氏之说,并进一步分析曰:

按史,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好《老》、《庄》书,祖尚虚无,以《六经》为圣人糟粕,天下士大夫慕效成风,迄江左而未艾。故范宁谓“王、何之罪,深于桀、纣”。今观弼所注《易》,各依彖爻立解,间有涉于老庄者,亦千百之一二,未尝以文王、周公、孔子之辞为不足贵而糟粕视之也。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胡氏之论,在于辨析王弼并非纯粹以老、庄玄言解《易》,其根本宗旨仍不离“文王、周公、孔子”之道。

在清代前期,学者多致力于复兴汉学,言《易》必注重象数之时,黄宗羲、胡渭能有这样的认识,宜不愧为学术界的有识之士。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至清乾隆间修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则取折衷手段评述王弼易学的历史意义,认为:

王弼“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于术数”,乃“深为有功”;而“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则“不能无过”;

并谓“瑕瑜不掩,是其定评”(《周易注提要》)。

又指出:“《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浸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周易正义提要》)

这一评价,合毁者誉者之论而调和之,不偏不倚,貌似公允。然对于王弼援引《老》、《庄》哲学以解《易》的问题,依然保持传统的偏见,视黄宗羲、胡渭之论则反而不如矣。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正如本章前面论述所及的,王弼援《老》、《庄》以入《易》,既是他力图协调儒道之说的一方面有益尝试,又是他所处时代精神的富有创造力的体现,正可展示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的超越时代的重大贡献之所在。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因此,在解《易》过程中,但凡《老》、《庄》哲理有与《易》理密相沟联旁通者,王弼互为引据参证而阐发精义,实是他对易学的独到创获,不但不宜轻易掊击,反而应站在学术发展史的高度予以应有的肯定。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影响度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