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想法无戒学堂:2021年365写作课专题

破除认识事物的心魔,然后才能创造新事物

2021-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杨手记

就像这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一切事物一样,写作是一个矛盾。写作的过程处处充满了矛盾。寄希望于打开电脑就能噼里啪啦马上写出一篇好文章,不是不可能,偶尔也会有这等好事。但大多时候,写作就像这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是一个矛盾双方鲜明斗争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概包括以下内容:

写?不写?斗争半天后,“写”战胜了“不写”。

写什么呢?写故事吗?不,不,我现在脑子里没有合适的故事。斗争半天后,“不写故事”战胜了“写故事”。

琢磨个话题写,还是随便写?

斗争来斗争去,没有确定合适的选题。我只好打开昨天看过的那本书,把第一章《写作规律》又看了一遍。在这之前,我可是一个字也没写出来。

书中说,写作的客观规律有三个。第一,“你会把一切都搞得一团糟”;第二,“乍一开始你肯定写不好”,“你要敢于写出很糟糕的东西来“,”这是写作路上的一座独木桥”;第三,“错误是发现之母”,“允许自己讲事情做得很糟糕正是引领你更上一层楼的最佳途径”。

这两页,我反复读。它破除的正是写作的“心魔”。

还多说什么呢?马上写。斗争半天后,“随便写写”终于战胜了“琢磨个话题好好写”。

我连续写了十个月,但在写作信心上,仍是时好时坏,我对写作,有时仍旧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期待自己坐下来就能写,写出来就是好文章。

这种期待,反映了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欠缺。

这种认识欠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

比如说,把结婚当作happy ending,期待婚后生活能一直保持甜蜜;期待孩子一入学就做好学生,毕了业就能考上好大学、谋到好职业;期待你的铁哥们借钱给你渡过难关;期待老领导在事业上拉你一把……

问题在哪儿呢?在于人们喜欢用一成不变的视角看问题。

你以前那么爱我,现在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这孩子小时候多乖巧可爱啊,现在怎么变成了问题少年?

他可是我最看重的朋友,现在竟然背叛了我的信任!

……

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由其自身的内在矛盾推动,不认真考察是注意不到的。

他一直对你关怀备至,但是你把一切当作理所当然,忽略了对他的体谅,他心里早就酝酿了对你的不满。

孩子小时候虽然乖巧可爱,但那不过是因为心中的害怕、委屈和不满从不被接纳,有一天,它们会加倍厉害地爆发。

危难之时,人心面临考验。牺牲自己成全对方,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出的选择。

……

万事万物都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写作的过程如此。生活中一切的过程都如此。

有人说,我们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内驱力。对,也不对。我想,最重要是内心两股力量的拉扯,矛盾双方的斗争。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只靠内驱力成功的。他有内驱力的同时,也一定有一股扯后腿的力,拉住他不让他前行。只有向前的内驱力较大时,他才能动起来。

写一篇文章从起心动念,到写完整个文章,都是由我的内心“矛盾”推动的,而且内心“矛盾”的性质和大小一直在变化。

婚恋、育儿、职业等社会生活也盖莫如此。看不清内在的不同矛盾,就无法把握个人和关系的发展方向。

就这么写着写着,我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别指望着一写文章就准能写好。写只管写的用,要写好还需要其他的矛盾发展和条件成熟。比如,边写边思考、写完再修改,或许也能成一篇差不离儿的文章,倘若担心自己写不出好文章就永远不写,无异于因噎废食。

也别去做一拍即合和梦中情人这类不实际的梦,发现彼此的差异和矛盾,永远去思考差异和矛盾的本质是什么,解决问题而不要逃避问题。

更别要求孩子照着你描画的蓝图发展,他就是他,你就是你。孩子的发展和父母的期待永远存在差异和矛盾。孩子本身成长的动力中也包含矛盾的双方,比如爱父母还是做自己。不要试图消灭差异和矛盾,而要尊重它们,顺应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这样长成的孩子,才是他自己,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